医药网1月17日讯 在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中,有70个新增品种谈判成功,平均降幅60.7%。乙肝用药降幅85%以上,肿瘤糖尿病降幅65%以上。31个续约药品中有27个谈判成功,降幅26.4%。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并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据专家表示,此次医保目录谈判,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被标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保守估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患者个人负担水平将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甚至可能会降至5%以下。
在以上2019TOP50降价榜单中,我们首先看到:价格降幅最大的药品里,生物药、化学药、中成药都有,单位价格层次在几千、几百、几十、几块、几毛的都有。改革前的药品终端价格和受改革影响降下来的价格在两条轨道。
无论带量采购扩围,还是医保目录谈判,吸引药企的重点在于扩大市场空间,以此同时,相关企业必须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药物经济学评价,不是暴露售价,就是暴露营销模式与结构,甚至暴露成本。比较一开,无尽猜测。
▍砍价器,乃天下之公器
在医保目录谈判降幅中:银杏内酯注射液降价84.87%、精氨酸谷氨酸降价84.75%、阿达木单抗降价83.5%。
在医保目录谈判降幅中:芪芎通络胶囊降价81.3%、痰热清胶囊降价80.4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降价80.27%、西红花总苷片降价80%、利多卡因降价79.12%。
在医保目录谈判降幅中: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降价75.74%、钆特醇降价74.91%、地塞米松降价73.54%、杜蛭丸降价73.51%、达格列净降价73.23%、他氟前列素降价72.3%。
带量采购是直接点出品种。医保谈判则更强调点将、点出药品。从上面引用的医保谈判降价结果看,尽管医保谈判主要是一对一形式,是不完全竞争的招采形式,但难能可贵,各家药企交出价格大幅妥协的答案,总体效果良好。
对于价格大幅妥协的中成药品种,如果不能在医保支付框架内实现销售放量,对医保、对药企、对患者都毫无意义。销售放量成功,一家药品价格可能影响一类适应症的药品价格,这一类适应症药品价格调整能广泛地渲染市场价。
砍价器是天下之公器,中选者创新力须与之呼应。相关供应商基于自身生产和营销能力,抓紧在成交价格水平上应供尽供,尽一切努力避免被边缘化、被短缺,避免成为“只能在医保框架内销售、却又销售不好”的重点监控品种。
▍平台结果,谈判与带量
医保谈判对象里,彼此心态复杂,既有新药特药支持,又有高价虚价打压。谈判失败很正常。带量采购天然为药企提出被动场景,要求药企在价格被动中寻找技术达标与成本控制的出路。
三医联动,渐渐织出药品招采三张大网。一是医药改革为基的带量采购,二是医保改革为基的国家谈判,三是医院改革为基的GPO机制。
对于创新药、罕见病用药、中成药,去哪张网更合适呢?随着价格常态监管、药物经济学评价、低价格联动等,网有个性也有共性。
▍预计与发生,切合实际
对2019年TOP50降价榜单的药品,做药物经济学评价和经济测算时,有一个预算总盘子。自2020年1月1日正式启用目录后,能继续专项、定期、日常地监测落地执行情况。对医保来说,价格腾笼首先能换来病例数、用药量的适度增加,其次观察专门节省下来的资金空间,思考可换的改革空间成效。
对药企来说,不管是被动又积极参与带量采购,还是怀着复杂心态参加医保谈判,总有一些品种上的放量尝试是亏损的。个中原因,或许有成交价格难以达到期望利润平衡、或许有降价药企难以获得采购方青睐、或许有正常进入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剪刀差等。从发生数据回溯,使新方案能够扬长避短。
▍企业参与,生态多层次
本轮谈判允许药企选择谈判价格是否保密,最终共计47款药品(46款西药、1款中药)选择了价格保密,包括诺华旗下的三款药品。
本轮谈判中对6个丙肝药仅允许2个全疗程费用最低的药品进入目录,同时承诺2年内不再纳入新的同类药品,竞争性谈判有成效。
在三张大网里,价格是多方博弈的核心问题。成交价从产品自身看,做到历史最低,从横向比较看,做到较低、更低。这些目标受制于我们现阶段的药品支付能力及意愿,同时受制于市场比较、产业缺乏所产生的价格锚定问题。
围绕着价格,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对定点生产药,宜适时充分做好成本研究、联供研究;
二是对仿制药定量管理,调查摸清成本财务构成;
三是对跨国药企定性管理,逐步取消非市场化的成本障碍,鼓励资本及研发合作。
我们看到,阿斯利康在北京建北部总部,诺华愿意为三款产品奉献最低价。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减税、降费、加大外资准入是涉及外商投资的三个突出关键词。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GPO三张大网的现状及未来,确保外商的合理利益诉求,重视跨国药企的知识产权,给予外企充分必要的抗诉权,对产业生态安全与发展十分重要。
任何时候都有竞争、压力环境下需要创新,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活动能引领供给侧改革围绕需求侧参与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