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新一波降价潮来袭?药店七招“过冬”抗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0  浏览次数:82
  医药网1月7日讯 新版医保目录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新版目录的一个重点,是取消地方医保目录调整权限。也就是这次的医保目录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地方原有的15%的调整权限没有了。医保目录大权收归国家医保局。     之前各省区市对药品目录一定幅度的自主调整权,由此出现很多问题,各地增补方案过度依赖价格指征,且有行政干预因素,使自主调整权带来了新的权力寻租,地方保护的情况也难免出现。甚至有的省份对本省企业给予重点扶植,开设“省级增补目录直通车”,参照相关目录中已有产品及时将相关规格、剂型纳入或增补进入省级有关目录。     现在地方没有目录的自主调整权,那么之前依靠地方增补目录进入市场的品种,将要被逐步移出。对此国家给出了明确的期限和清理比例: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率先移出医保目录,其余地方增补品种原则上在三年内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种的比例分别为40%、40%、20%。理论上是三年调整,实际执行会在1年之内清理完毕,尤其是重点监控的品种可能是突然死亡。第二,对于被移出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一旦被移出,再也没有寻求地方增补的机会,变通的地方医保目录将成为历史。     过去地方增补的品种数量众多     在过去,如果一个药品品种能进入全国半数以上省份的增补医保目录,或者一个品种在个别省份的销量占全国销量的大半部分,那么这个药品是否进入国家版医保目录,对企业而言没有太大差异了。因此,当药品没能进入国家医保时,药企一般会尽力让自己的药品通过增补的方式进入地方医保目录。     从2017年、2018年各地医保目录增补的数量来看(根据网络数据选取15个省份地区),每个省份至少增加200个,有的省份和地区增加的品种多达500个,甚至将近2000个。上海市医保目录品种数量与国家医保目录品种数量相差较多,是医保增补品种数量最多的省份,增补接近2000个,增补数量是两个增补品种数量较少省份如宁夏、青海的10倍左右。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     这意味着,对于一些未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药企寄望通过和各地医保部门的谈判进入地方目录,这条路将被堵死,也意味着阻断了地方相关利益。     国家医保目录调出品种     从国家医保目录调出的品种看,共调出150个品种,主要聚焦在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主要是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     其中包括了,2019年7月1日,卫健委公布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包括小牛血清去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长春西汀、核糖核酸等在内的20个药品被重点监控,都被踢出医保目录。     虽然这20个重点监控药品有7个在2017版《医保目录》中,但是由于之前各地可以自行制定或者变通新增目录,其余13个品种则是地方《医保目录》增补产品。而现在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这就意味着上述被重点监控的20个药物将被踢出医保。     这20个药品此次被全部调出,预计将会给市场、药企带来影响。据米内网数据库显示,这20个品种2018年在中国公立医院的销售额合计高达653亿元,涉及企业就有200多家,包括复星医药、双鹭药业、丽珠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     这20种药品中,部分为企业独家品种,如注射用复合辅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分别为双鹭药业、复星药业锦州奥鸿药业、吉林四环制药的独家品种。还有部分品种涉及不少大型药企,如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主要生产方之一为扬子江药业,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生产企业中有丽珠制药厂,奥拉西坦为石药集团欧意药业,伊达拉奉注射液为南京先声东元药业。     数据来源:米内网     奥拉西坦是我国药品终端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品种之一。虽然被列为辅助/监控用药的频次高达50余次,但是丝毫不影响其进入地方增补医保目录,有22个省份将其纳入医保增补。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该品种市场终端销售额接近90亿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有80亿元以上的规模。市场被广东世信药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哈尔滨三联药业等几家企业瓜分。     丹参川芎嗪在国内市场主要由康恩贝旗下贵州拜特制药和吉林四长制药瓜分,其中前者占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两年,被列为辅助/监控用药频次达到45次,仍被18个省份列为医保增补品种。2017年该品种终端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是吉林四环制药的独家品种,近几年也快速增长,也是企业近几年的主要收入之一。近几年来,虽被列为辅助/监控用药达到35次之多,但仍被20个省份列为医保增补品种。2016年该品种终端市场规模接近18亿元,此前三年年均增长在15%以上,2017年有所下滑,终端规模也在15亿元左右。     据米内网数据,2017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终端紫杉醇销售额为57.24亿元,绿叶制药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虽然不在国家医保目录内,但是纳入了9个省份的地方医保增补品种。根据米内网数据,绿叶该产品占据52.88%的市场份额,施贵宝占比9.72%,费森尤斯卡比占比9.02%。去年绿叶医保谈判未成后,价格仍然维持在800-900一支,如果今年再次放弃,那么剩下九个省的医保增补会在这一两年内out,而白蛋白紫杉醇随着这次集采很可能会在一千元以下,随后等产能解决后纳入医保,也就是一年后,市场竞争格局就会大变!     一批药品依靠进入地方目录,就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日子已经过去。在清理地方增补品种的压力之下,各省增补品种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或需要主动大幅降价进入清除过渡期。总之,省增补医保变为非医保品种,这些药品因缺乏医保支付而逐渐丧失竞争力。     要么进,要么走,原来通过主要几个省的医保市场放量,维持价格与运作空间,耍小聪明的战略将彻底终结了!
 
关键词: 药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