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研究发现罕见病多发性硬化症致病蛋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6  浏览次数:155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身体逐渐硬化,被称为“木偶人”。记者29日从南京医科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人员新近发现一种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蛋白,有望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该蛋白名为GSDMD,南医大杨硕教授课题组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它能够加剧疾病发展,将其抑制则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据介绍,多发性硬化症常见于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患者的神经髓鞘破损剥落,导致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功能受损。多发性硬化症的致残率高,发病10年至20年后,患者逐步丧失自理能力,失明甚至失去生命。


   杨硕告诉记者,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是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失控”,攻击自身神经系统。“以往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炎症小体会释放炎性物质,导致T细胞被异常激活。”杨硕说,目前临床首选用药的机理就是抑制炎症小体,希望借此“控制”T细胞。


   但他表示,这种治疗方案只对约35%的病人有效,对我国以视神经炎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则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病情。


   杨硕介绍,细胞炎性坏死的过程被称为“焦亡”。相关研究已发现,被称为“焦亡执行者”的GSDMD蛋白在多种炎症反应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小鼠实验证实,当外周髓系细胞被GSDMD“执行”焦亡时,将引发炎症微环境,促进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加剧小鼠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如果小鼠缺失GSDMD或该蛋白受到抑制,细胞焦亡也会受到抑制,释放的炎性物质明显减少,T细胞活性也会减弱,小鼠症状得到缓解。


   “从免疫学角度看,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杨硕说。


   该成果近日在《实验医学杂志》在线发表。(新华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