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被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浏览次数:104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免疫科王晓川教授临床科研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周青教授团队和哈佛大学袁钧瑛教授团队,发现一种可导致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和炎症反应的全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类354种免疫缺陷病基因图谱新添一员。该研究对因免疫相关性疾病导致的不明原因发热患儿的诊治有重大意义。近日,成果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尽管检测手段和方法不断进步,但目前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仍是常见临床难题之一。导致不明原因发热的因素涉及感染、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其中,免疫相关性疾病逐渐成为不明原因发热重要因素之一。

   2岁的童童(化名)出生后2月起即出现反复发热,每次持续数天,间隔8天~10天再次反复,在当地多次住院治疗仍不能明确原因。2017年10月,患儿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治疗,并排除了感染、风湿以及肿瘤性疾病所致发热的可能。除了发热外,童童还有淋巴增殖的表现,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增高,这些信息提示患儿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固有缺陷。

   在排除各种已知免疫缺陷病后,科研团队进一步分析患儿的基因测序数据,并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最终发现患儿的RIPK1基因存在新发变异。论文第一作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孙金峤教授表示:“目前RIPK1基因在该切割位点变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国际医学界从未有过报道。”

   RIPK1基因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它参与了决定细胞“生死存亡”的多种重要信号通路的活动,其激酶活性在RIPK1基因依赖的细胞凋亡和细胞程序性坏死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患儿RIPK1基因p.D324V位点变异促进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且细胞死亡也使得炎症加强,二者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故而导致其周期性发热等自身炎症的表现。结合论文研究成果,医生为童童采取托珠单抗治疗,他的发热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好转(健康报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