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走向海外以来,同仁堂已在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66家药店。
“文化先行,服务先行”,京交会主打的服务贸易理念,在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企业得到了生动体现。在海外开设药店的同时,也使得中医药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自1993年走向海外以来,同仁堂已在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66家药店,累计诊疗患者超过2000万人次,超过1亿外国人认识了同仁堂。
海外门店也是文化载体
同仁堂年报显示,2011年,同仁堂共实现营业收入61.08亿元,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而纵观同仁堂近20年的海外发展历程,其医药销量的发展,往往与中医诊疗服务、中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仁堂在海外的门店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同仁堂副总经理丁永铃说。
很多外国人都是通过一次偶然的尝试,感受到了中医神奇的疗效,继而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0年,一位双下肢无力15年的南非广告设计师经多方求医问药无果后,辗转找到同仁堂迪拜店,主治医师梁树旗为他制定了每周3次的中医推拿针灸方案,并辅以中药汤剂调理。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奇迹般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并重新开始了广告设计的工作。后来,病人为同仁堂创作了一幅画,以表示对同仁堂的感谢。这幅画现在已经成为同仁堂药店的官方宣传画。
随着中医诊疗服务、中药文化逐渐被世界所接受,中药也逐渐引起外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澳大利亚药管局评审委员会做出认定,红花被列入澳大利亚药品安全“黑名单”,这意味着同仁堂生产的皮肤病血毒丸等一大类含有红花成分的药品将被禁止输入澳大利亚。
得知这一消息,同仁堂立刻以澳大利亚中药联合会作为平台,组织专家学者经过严格论证,起草了“红花立场书”,提交到澳大利亚药管局。迫使澳大利亚药管局做出了否定裁决,打回重新评估。
在寒冷的北欧,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咖啡”的感冒清热颗粒已经被公认为治疗感冒发热的良药。
“截至目前,同仁堂中成药出口创汇已经连续15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同仁堂副总经理丁永铃说。
京交会办中医健康峰会
对于中医药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同仁堂副总经理丁永铃将其归为“优质的产品、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和特有的文化魅力”。
据商务部透露,即将召开的京交会,将把医疗与健康服务作为重要主题纳入大会议程,并特别推出京交会首届中国医疗与健康服务国际峰会。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印度、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相关专家和企业将在峰会上发表演讲,并进行展览交易。
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认为,这将给中医药一个平台,能够与国际上的有关企业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医药尽快走向世界。
丁永铃表示,到2015年,同仁堂将在海外开设100家门店,在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同仁堂文化博物馆,并在原有的药品销售和中医诊疗服务基础上,向学术教育、药膳餐饮、养生保健等多项服务领域进军。在丁永铃看来,京交会将是中医药行业展现自身优势和魅力的重要平台。(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