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0月28日讯 这个器械让骨科巨头们着迷。
强生分销这个器械了
近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与中国骨科机器人企业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INAVI)签订了共同合作营销和分销、共同合作研发协议。
这项合作将把天智航用于脊柱和创伤手术的差异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带给中国市场的骨科医生及其患者,该系统是目前中国唯一批准用于脊柱和创伤的多适应症手臂机器人技术。
天智航是一家怎样的械企?
据了解,天智航正在申请科创板,在今年8月发布了招股书,近日已获上交所问询。
招股书显示,天智航在国内已经是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企业,2016、2017和2018年分别实现营收2600万元、7300万元以及1.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7%。
此外,天智航2019年上半年营收也达到了4500万元,其中有91%都来自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据了解,天智航的骨科机器人目前已研发至第三代。
第一代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长骨骨折,第二代产品应用于于股骨颈骨折等创伤骨科手术,第三代是通用型产品,能够覆盖骨盆、髋臼、四肢等部位的创伤手术及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
天智航的核心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即为第三代产品,和专攻软组织的机器人“达芬奇”相比,“天玑”专攻硬组织,截至2018年10月已累计完成手术4000多例,临床精度达到0.8mm。
骨科巨头们的宠儿
一次次大手笔的收购足以证明,骨科机器人已经成为骨科五巨头面前炙手可热的宠儿。
实际上,本次合作也并非强生首次接触骨科机器人。2018年2月,强生宣布收购Orthotaxy——一家可提供差异化的机器人辅助手术解决方案的外科手术软件技术开发商,但并未公布收购金额。
一年后,也就是今年2月,强生再次宣布,收购手术机器人公司Auris Health,总收购金额折合人民币后高达390亿元。
但是在此之前,骨科机器人市场一直被史赛克、美敦力、施乐辉和捷迈邦美四强称霸。
早在2013年,史赛克就已经以17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外科手术机器人公司MAKO Surgical,并在2015年推出了第三代MAKO System。
2016年史赛克又将自己旗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和第三代手术机器人结合,推出了第一代全膝关节置换平台MAKO TKA。
同是2016年,施乐辉用2.75亿美元收购骨科机器人公司BlueBelt(包括其Navio机器人),最近计划于2020年在匹兹堡开设一家新的机器人研发和医疗教育中心。
在同一年,捷迈邦美也以不低于1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法国手术机器人公司Medtech,拥有了Rosa Brain和Rosa Spine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的所有权。
之后到2018年底,美敦力宣布以17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医疗设备公司Mazor Robotics及其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
美敦力在2018年报中明确表示,全年4%的增长速度部分得益于对手术机器人等高增长技术市场的投资。
骨科机器人为什么火
骨科手术机器人能成为市场的宠儿,主要还是因为传统手术的局限。
对于骨科疾患,手术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国内骨科手术多采用传统的“徒手操作”模式,存在“结构复杂、位置深、创伤大、判断难”的痛点,手术风险高。
此外,骨科手术效果也严重依赖于医生经验,但由于学习曲线较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数量较少,因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骨科医生在传统骨科手术中遭受辐射损伤也较大,患癌风险高。
目前,国内应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较少,但是随着医生对手术机器人产品功能、适用范围、临床精度、手术效果的认知加深,骨科医生对机器人智能辅助手术的接受度正逐步提升,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
据了解,手术机器人诞生至今已有30余年。
1985年,研究人员借助工业机器人平台完成了机器人辅助定位的神经外科活检手术,这是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外科手术中的首次应用。
1986年,美国IBM公司研究中心和加利福利亚大学合作开发医疗机器人技术,并于1992年推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机器人——用于髋关节置换的机器人Robodoc,并通过了FDA认证。
天智航在招股书中也承认,在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最成功的还是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自2000年7月首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FDA审核以来,直觉外科公司研发设计了五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截至2018年底,共计实现4986台销售,累计实施超过500万例手术。
根据波士顿咨询测算,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