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9月20日讯 神经病理痛是由外周神经受损或病变导致的慢性疼痛,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痛、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痛、术后外周神经痛等代表病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总体人群神经病理痛发病率达到了8%左右。一直以来,类似的神经痛折磨着大多数病人。在我国老年人中,慢性疼痛发病率约为49.8%。在癌症患者中癌痛发病率一般大于50%。作为治疗神经病理痛用的最多的非阿片类药物普瑞巴林近5年的全球年均销售额为50亿美元左右,但治疗效果有限,近一半的患者用药后得不到有效的疼痛缓解。
2019年9月2日,在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脑智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脑中心)的“新型镇痛药物研发进展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和上海赛默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帅博士联合宣布:一款具有全新机制、可治疗神经病理痛的非阿片类候选药物SR419在上海宣布进入临床试验。
张旭院士通过近30年对慢性痛的基础研究,发现了慢性痛的药靶及其生物学机理。而李帅和其团队基于张旭院士的基础研究,建立了国内首家完整的神经药物研发平台,设计合成了数千个创新化合物,其中药物SR419能抑制神经损伤导致的慢性疼痛,同时该类药物特异作用于疼痛发生部位,不需通过血脑屏障,减少了很多潜在的中枢神经副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痛和癌性痛,从而替代阿片类药物。临床前数据显示SR419具有药效强及无中枢副作用的潜在优势,有望成为针对特定靶点的全球首个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