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9月19日讯 又有药品涨价、停用了。
9月18日,内蒙古兴安盟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局发布《关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药品涨价及停用的通知》。
▍三药品涨价、停用
通知显示,两个产品涨价,一个产品停用,具体名单如下:
对于上述产品涨价或停用的原因,官方也给出了解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麝香保心丸调价的原因,都是由于原料药、原药材涨价,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长;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停用的原因,是由于原料短缺,导致产品无法正常生产及供应。
详细情况如下,文件下载于兴安盟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
(图片来源:兴安盟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
▍大批药品出现涨价、缺货
近两年来,有众多药品都出现了“火箭式”涨价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价格不正常上涨的药品多达100多种,涨幅大多在3倍至10倍,有的高达几十倍乃至百倍。
“西地兰去年才几元钱一支,现在就90多元了。”“各种普药、低价药都涨价了,扑尔敏原料药报价,足足上涨了50倍。”从去年年底以来,不少医务工作人员、药店从业人员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亲身经历的药品涨价情况。
与单纯涨价相比,有不少常用药品除了涨价,还一度断货。
例如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此前发布通知称,氨甲苯酸片等6个药品由于临床暂无替代,目前处于断货或供应不足的状态,且短期无法恢复供应,现取消其原挂网价格并纳入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和药企直接议价采购。
再如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此前发布紧缺药品询价公告称,别嘌醇片被列入“网上无法供货药品的采购”,说明该药网上无法采购,导致医院缺货或断货情况出现。
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可或缺救命药的巯嘌呤,近年来也曾多次出现全国大范围缺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涨价、缺货的根本原因
这么多药品涨价、缺货、断货,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上文提到的两个涨价、一个停用的药品来看,导致涨价的原因是原料涨价,导致停用的原因是原料缺货,二者都离不开原料。
就拿涨价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来说,与该产品同一原料药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也曾出现过断货。去年年底曾一则商业公司发给医院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断货说明在业内流传,断货原因就是厂家无原料,无法生产。
据相关药企人士透露,很多物美价廉的药品涨价或缺货,都是由于原料被人为控制,导致无原料厂家的生产成本大增。这是近两年医药行业的一个常见现象,像异烟肼、扑尔敏等药品的原料,价格已从一公斤2千元上涨到5万元。
在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我国相关部门调查了3200多种常用药品,发现只有200多种涨幅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等。
对于这些药品涨价的原因,陈金甫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二是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三是有客观的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国家高度重视短缺药问题
近年来,常用药、急救药短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事实上,总理也多次对急救、常用药品作出指示。
早在2017年11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巯嘌呤短缺,价格涨幅大,而进口同品种价格过高,总理批示“特事特办”,使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供应。
今年4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总理强调:“要认真研究短缺药品问题成因,尤其要防止急需、常用药品不合理涨价,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供应保障。”
据中国政府网6月15日消息,国务院总理在对浙江省杭州市的考察中,针对常用急救药断货,短缺等问题明确做出两个“绝不能”的指示——决不能断货,决不能任性涨价。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上总理再次强调,“我们常常讲‘医者仁心’,卖药也要讲良心。因为药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特殊商品,不能说涨价就涨价。”
会议指出,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针对部分常用药短缺、价格不合理上涨问题。对短缺药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
可见国家对于确保常用药、急救药不短缺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我们希望,随着更多扶持政策出台和国家定点生产工作落实,未来,廉价药、救命药能更好的保证供应,更好保障患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