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评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8  浏览次数:108
  医药网8月27日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行业政策密集出台,重磅改革不断落地,对产业整体带来显著而深远的影响。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为了展现2018年中国医药工业的整体情况、梳理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指明行业未来的前景方向,值此第36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召开之际,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正式发布。百强企业作为医药工业的中流砥柱,凭借合理增长的研发强度、国内外认证的生产质量、显著优化的运营效率、开放互补的产品结构、求新求变的企业战略五大发展驱动力,在当前快速变革的产业环境中扬帆借风、顺水行舟,引领医药企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规模稳定增长 集中度显著提升     2018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目标,在各工业行业中位居前列。百强企业一方面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营业务收入集中程度显著提升,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另一方面则一改近年来趋于稳定的榜单排名,位次更迭较剧,侧面反映出当前市场格局的快速变迁。     一、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840亿元,同比增长12.7% ,不仅较上年同期小幅上升了0.5个百分点,并且高于工业整体水平4.2个百分点。医药工业企业保持了强劲的营收能力,发展动能充足。     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为8395.5亿元,增速达11.8%,虽然不及医药工业整体水平,但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2018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64.5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工业整体增速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小于整体工业增速的下降幅度,提示医药工业的盈利能力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重视持续存在的下行压力。     二、百强集中度提高符合规划方向。     我国医药工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2018年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主营业务收入方面,百强企业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达32.5%,这一数字在上年仅为25.2%,同比显著提升7.3个百分点。本年度百强企业在集中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望提前达成《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目标。       在百强集中度逐年升高的基础上,作为行业典范的十强和五十强企业表现更为精彩。前十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15年占行业整体的7.2%,升至2018年的11.0%;前五十强企业则由17.4%升至25.5%,呈现出加速集中的市场格局。       1.百强区间集中门槛相对平稳。     不同于百强企业整体的高增速,2018年榜单门槛仅有2.0%的小幅提升,由上年的25.6亿元增至26.1亿元。逐年放缓的门槛增速,提示尽管百亿层级企业动能十足,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但更多的医药企业仍处于爬坡阶段。本年度百强共有13家企业处于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下区间,榜单后段竞争激烈,新晋的9家企业能否进一步提升排名仍需面对市场的考验。         2.变革深耕突围百强格局变化。     榜单中备受行业关注的十强企业排名本年度发生了些许变化。其中,国药集团凭借持续推进的结构重组,资产得到有效调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荣登三甲;复星医药则依靠一系列并购组合拳,增长势头强劲,排名跃升至第七位。       进一步梳理榜单内所有企业的排名变化,排名上升者共65家(含9家新上榜企业),下降者23家,排名未变者仅12家,上年则有23家。百强企业大范围、大幅度的排名变化表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格局正加速重塑。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有8家企业的排名大幅提升了15位及以上,上年仅有2家,其中石家庄四药、长春高新和深圳东阳光均为2017年新上榜企业,2018年依然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排名突飞猛进。       二、龙头企业发挥行业领军作用。     随着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本年度百亿企业集群虽失去1名成员,但再添2名新贵,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家。两家新增企业分别是上海罗氏制药和珠海联邦制药,前者凭借众多的进口抗肿瘤药实现高速扩张,后者依靠优质原料药出口获取丰厚回报。对比2015和2018年的企业规模层级,可以发现百亿企业的增长步伐从未放缓,部分企业已逐渐步入200亿、300亿、乃至更高规模的层级,强者恒强已成为市场不变的定律。       百亿企业作为行业龙头,不仅规模巨大,更是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对历年百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分析显示,尽管其增速在2017年前呈下行趋势,但始终高于百强企业整体增速,特别是2018年,不仅一举扭转了过去数年的下降势头,更是接近整体增速的两倍,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布局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是企业实现生产力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2018年数据显示,华东、华北和东北三个地区百强企业集聚的数量及其规模均名列前茅。东北地区的发展水平虽与华东、华北仍有一定差距,但得益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区域内百强企业规模首次超越华南地区,跻身三甲行列。本年度上榜的10家东北地区百强企业,分别为1家化药原料药制造企业、4家化药制剂制造企业、3家中成药制造企业、以及2家生物制品制造企业,全面的子行业覆盖为东北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梳理百强企业子公司所在地区分布,可以发现“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成立的子公司,更加趋向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集中,从而促进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五大策略助力百强发展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百强企业如何突围而出,其发展又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我们选取2018年百强企业过去三年的数据,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其发展轨迹,发现百强企业主要是凭借稳步创新、提质保量、高效运营、开放互通、优化布局五大策略,逐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向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奋进。     一、重研发促进成果转化。     2018年百强企业研发费用稳步增长,平均投入4.6亿元,强度达5.4%,相较上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97%的研发强度,百强企业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研发费用的逐年攀升,充分体现出中国药企对研发的重视和热情。对比百强企业在过去三年的表现,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为23.9%,研发强度年复合增长率为9.6%,呈现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匹配的增长水平。重点企业方面,本年度首次出现研发强度大于15%的百强企业,并且是3家企业同时突破,分别为江苏恒瑞、南京先声东元和北京四环;同时,研发强度大于10%的企业为9家,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3家。高研发投入增速,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稳步增长的投入强度为百强企业带来了丰硕成果。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CPM)显示,百强企业过去三年间,在全国新药临床申报中的占比相对稳定,在新药上市申报中的占比显著升高,表明百强企业所申报产品的临床试验通过率更高,成果转化效率优于行业整体水平,研发投入将转化为更加丰富的产品线,为企业带来收益。       二、高质量保障药品供应。     医药产品的提质保量是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国家重点引导的方向。以药品质量提升的两大标准,通过一致性评价和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来看,百强企业均有突出表现。截至2018年底,百强企业及其子公司有42家企业的112个产品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视同通过),占全部69家产品通过企业的60.9%、全部151个通过产品的74.2%;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范围也不限于289个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品种,而是涵盖了58个其他大品种产品,占百强企业总通过产品数的一半以上。同时,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M数据库显示,我国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企业中,共有57家本土及港澳台资企业(排除跨国外资企业),其中38家为本年度百强企业及其子公司,占比为66.7%。       提升药品质量的同时,百强企业还肩负了我国基本药品、特别是临床易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的重任。在141个重点监测的临床易短缺药品清单中,以当前仍然有效的批准文号计,百强企业及其子公司拥有其中131个品种的生产批件,奠定了短缺药供应保障的重要基础。2018年12月,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上海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成都倍特药业3家牵头企业及多家成员企业位列本年度百强榜单。百强企业正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保障民生供给。     三、增效率加强资源利用。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明确指出需要提高效率。百强企业代表着医药工业的最高水平,运营效率稳步提升。通过对百强企业在人、物、财三方面利用效率的评价,可以发现其人均产出效率、生产投入效率表现出色,特别是2018年人均产出效率高达95.7万元/人,近3年复合增长率为8.0%。但需注意的是,百强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虽然同样保持了小幅增长,但仍略低于同时间段我国CPI年复合增长率,提示百强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齐开放扩大出口引进。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我国医药工业的开放型道路,首要是加大出口。本年度百强企业的平均出口交货值,在过去三年间呈加速增长趋势,2018年达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5%。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百强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其工业销售产值的8.2%,为近五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出口在销售中的地位逐渐恢复,未来仍将是驱动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开放型医药产业的另一个重点,是加速引进国际市场上的优质新药。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M数据库显示,从我国进口新药申报情况看,百强企业的占比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在百强企业的新药申报中,进口药品占比也呈现同步上升趋势。随着药审制度改革推进,更多的进口好药被引入我国市场,不仅将缓解临床未满足需求,还会形成“鲇鱼效应”,激发本土创新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拓管线布局生物领域。     《指南》明确提出要瞄准市场重大需求,大力发展生物药领域。纵观2018年百强榜单,虽主营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企业仅有沈阳三生、长春高新、华兰生物3家上榜,但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8.6%,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达31.2%。其中,沈阳三生较2015年的排名提升了27个位次,长春高新和华兰生物则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荣登榜单。生物药领域的巨大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除选择专耕生物药领域外,更多的百强企业通过开发生物新药,作为拓展该领域的切入点。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M数据库显示,2018年百强企业新药申报中,生物药占比跃升至38.4%;同时百强企业的申报量长期占据全国总量的4成左右,反映出全国生物新药申报同步快速增长,百强以及众多本土制药企业,积极布局生物药领域,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迎接医药产业新时代     综观2018年,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实施、企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使得行业格局重构升级,也使产业迈向高质量得发展阶段,可谓是医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放眼未来,随着产业发展趋势逐渐明朗,政策的推动作用必将进一步显现。结合《指南》和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我们充分相信并期待,来自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与各类新技术加速融合后的新业态,必将会成为医药产业下一轮变革和发展的驱动力。在这其中,百强企业作为行业的先行者,也必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交出更好得产业成绩单。     毋庸置疑,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对于所有顺势而动、向新而行的行业参与者,都更加公平、更加幸福的时代。我们坚信,不管这个时代如何风云变幻,我国全体医药企业和从业人员都会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时刻牢记我们的行业使命从未改变,不改的是推动我国由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的坚定步伐,不变的是守护我国人民健康福祉的如炬初心。
 
关键词: 医药工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