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三七”月涨百元 成都药材商叫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8  浏览次数:154
   生意社4月25日讯 

  在“党参”引领了上一轮中药材的涨价潮后,三七(又名田七)又掀起了一股涨价风。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三七的价格节节飙升,最近一个月内更是暴涨了一百多元。由于价格太高,不少买家开始犹豫观望,造成了三七价格高企销售下滑的局面。

  事实上,三七的价格自2007年初的45元/公斤左右到现在的动辄数百元/公斤,五年时间身价已经稳步上涨了10倍。而更有行业人士表示,三七的价格或将进一步攀升。

  市场:价格暴涨无人接盘

  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之一,每天的早上八点到十点是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最为热闹的时候。而经营了许多年三七的老商户李先生,却并没有融入到热火朝天的交易中。

  在他的铺面中,整齐地摆着各种品级的三七。价格标签显示,这些三七的单价从三四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最高的达到了868元/公斤。李先生表示,就在过去的这一个月中,三七的价格涨了一百多元。不过,三七价格的暴涨不但没为他带来利润,反而让他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现在的三七就是产地不好买,市场更不好卖。”李先生说,云南三七价格在一个月中涨了15%-20%左右。过高的价格让收购商有点吃不消。“现在去云南收三七,一吨就要几十万元,实在收不起。”与此同时,过高的价格也让市场的买家犹豫观望。“现在品级比较好的三七价格都在每公斤六七百元,基本上没什么人买了。”

  原因:云南干旱供不应求

  事实上,三七的涨势已经持续了三年左右。李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三七的价格不过每公斤100元左右。如果回溯到2007年初,三七的价格更是不过每公斤45元左右。五年的时间里三七的身价飙涨了十倍。

  三七一直是一味在临床中被大量使用的药物,三七的需求一直十分稳定,甚至还有逐年攀升的迹象。

  与此同时,三七的产量近年来有下滑的趋势。由于云南大旱,今年三七的成活率明显降低。而三七这种药材的特殊之处在于,从播种到收获,起码要经3年以上的时间,并且同一块区域收获一次后,要过5-8年才可栽培。这种自然特性,令三七的产量难以在短时期内有明显提升。

  而对于最近一个月中三七价格的突然暴涨,中药材天地网的分析师邵振兴则表示,这主要是春节过后,各生产厂家都不愿产品断档,给其他产品占领市场机会,齐赴产地购货,骤然形成抢购,导致产地三七“坐地起价”。

  影响:三七片等普药或减产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国三七的产量大约在五千吨,其需求量则约为六七千吨,供需缺口达到了两千吨。全国更有上千家药企以三七作为原材料。邵振兴还指出,近年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大量新药、保健品还在不断被开发上市,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三七牙膏”、“三七注射液”等,用量更是成倍上涨。因此整体上看三七仍然是供小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价格的持续攀升或将导致以三七为原料的三七片等基药供应减少。例如被国家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三七片,由于有国家限价,三七片的基本售价都不超过10元。“原材料价格涨得快,很多药厂都转作三七胶囊或者其他能卖得高一点的药品了。”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本报记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