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一个月以来,近3700家参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秩序井然、运行平稳,以耗材补医机制不复存在;门急诊次均和出院例均卫生材料费用分别降低6.2%和3.4%;二级、三级医院的卫生材料费用占比降为20%。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首月,北京市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变化平稳,医药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三级医院增长5.4%,比改革前1月~5月平均8.8%的增幅有明显回落。从费用看,患者门急诊次均费用降低0.1%,出院例均费用增长1.1%。
顺畅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北京市、区有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卫生、医保、市场监管、药监等部门累计安排2497个督导组深入相关医疗机构9597次,推动改革任务落实。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完成心内血管支架等6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以上,一年可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同时,北京市已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降低52%,目前已完成今年采购量的62%,全年可节省药品费用15亿元以上。
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居民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病一个月长处方服务888人次,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4类慢性病两个月长处方提供服务2323人次。优化门诊预约管理,三级医院合理调整每日上下午出诊单元比例,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显示,1月~6月上下午放号比例为1.3:1,而去年同期为1.4:1。(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