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一边重点监控,一边高价辅助基药全面推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2  浏览次数:84

       国家卫健委颁布首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后,各地陆续在国家目录基础上结合当地药品使用情况推出地方版目录。而近期四川省印发了《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其中一些条文颇引人关注,即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原则上不应纳入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目录,省医保调整优先国家基药产品,医师不首选基药将遭通报并与业绩挂钩等。

《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

       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只出了第一批,侧重于营养神经和心肌、免疫调节剂和血管疏通剂等。新版国家基药中有不少畅销辅助用药,其中包括一些用量大的高价药。已出台的一些省市监控目录中,对一些用量大的品类十几元、几十元的前几代产品已纳入监控,而定价过百的替代产品在四川等农业大省则因进入国家基药放开使用,不占药占比,不受限制。农合支付标准数年前即已达到一些地区农民收入的6倍,超支严重。如此一来只能更加紧张,与文件中所提降低民众药费负担相去甚远。

       国家监控目录中确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将一些品类中定价最低的几个产品一股脑纳入监控,未有效区分临床是作为治疗用药还是辅助性用药,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某些病种发病率高,疗程用量大,康复周期长等原因造成临床使用量庞大,还是普遍不合理滥用使然。但地方在国家目录尚未完全推出前就自行定论有些草率和唐突,也与国家无论医保还是基药均以国家版本统一推行,不再赋予各地增补权限,强调国家意志,上下一致的基调相悖。

       当年广东基药增补时曾因混入大量高价产品东窗事发,成为反腐案例。在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环境下,大量辅助用药如何进入基药,又能被各地绿灯放行,值得深思和关注。

       当众多各种各样的目录、指南、路径都等待企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砸进海量资金,但求托生以保荣华富贵,企业负担如何能不加重?又如何能不羊毛出在羊身上,转嫁给患者和国家?药价为何一方面越来越低,但另一方面实际使用的替代产品却越来越贵?药占比越来越低,而医药费却越来越贵?

       如何让各项政令口径一致,步调统一,不再让企业迷失于各种疲于奔命中,卸下万千重负,焕发出市场活力,为市场服好务,在医改战役中尤为关键。

       

 
关键词: 重点监控 , 卫健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