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24日讯 跨国药企专注细分领域已经是大势所趋,其在核心细分领域进行新药研发时,裁撤员工和产品线外包就是必须要经历的手段,这时,中国药企进行接盘,也许就是我们的机会。
▍赛诺菲,裁撤466人
6月21日,外国媒体PMLIVE报道,作为其研发团队重组的一部分,赛诺菲将在法国和德国裁撤466人。
由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研发工作首当其冲的受到法国制药公司重组的影响,466个工作岗位将被削减。裁员主要是在法国,但部分裁员也会出现在德国。
在这些国家,裁撤员工并不会像在美国一样容易,公司现在正在与工会进行磋商,同时强调,计划对法国和德国保持长期的承诺。
赛诺菲计划在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其他部门增加新岗位,并增加资源用于扩展其他治疗领域的工作。公司削减糖尿病研发领域的岗位,反映了寻找优于现有治疗方法的新方法的困难。
FDA最近还拒绝了其与Lexicon合作的SGLT1 / SGLT2抑制剂Zynquista。
据了解,赛诺菲重组的研发组织将由其新任研发主管约翰·里德(John Reed)领导,他去年从罗氏来到赛诺菲。
约翰·里德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研发组织的转型将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治疗领域和平台,我们相信我们有最大的机会为患者创造有意义的差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引擎的生产力。
研发管道审查将使赛诺菲重新关注其优先治疗领域。 公司有84个项目正在进行中,肿瘤学项目占26个项目。 免疫学有19个项目,疫苗排在第3位,有11个。其中28个在3期试验中,7个在注册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的目的是聚焦至癌症、免疫学、罕见病、疫苗领域,同时放弃一些不再适合其重心的研发项目。根据声明,此次裁撤将采取自愿形式。
▍有进有出,不必恐慌
确实,近期来,跨国药企进行瘦身运动,裁撤员工的消息频频发生,但这也不必恐慌。
就像此次赛诺菲一样:其计划在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其他部门增加新岗位,有进有出,并非单纯的裁撤员工。
对企业来说,新药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专利药到期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企业势必要进行组织框架调整和业务调整,来维持自己的高盈利水平,裁撤员工只是其中一部分。
并且,很多药企是为了瘦身,终止新药开发的项目,进行员工的裁撤。
比如,辉瑞曾通过媒体宣布,将停止目前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新药开发,并在未来几个月里将裁撤300人,其理由是“成本高昂、成功几率太小”。
药企研发团队的重组也不是新鲜事。此前,诺和诺德就曾发布《转变研发方式的计划》,将在中国和丹麦裁掉400人,其中涉及30名中国研发中心人员。值得注意的是,诺和诺德此举意在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提升自动化及数字化能力,运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方式,提高研发效率。
很多药企进行团队重组,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主营业务。比如武田制药,曾经公布关闭芝加哥地区美国总部的计划,并将其美国业务集中在夏尔运营的波士顿地区,此举将关闭1000个相关岗位。据了解,武田制药在美国范围内的削减员工,是为了使自身更加聚焦在肿瘤和现代医疗保健领域。
综合看下来,跨国药企专注细分领域已经是大势所趋,其在核心细分领域进行新药研发时,裁撤员工和产品线外包就是必须要经历的手段,这时,中国药企进行接盘,也许就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