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诊所审批放开了,医生创业显然更便利了,但失败掉坑概率也相应更高了。一是创业门槛降低了,冲动型创业自然相对也就多了;二是竞争对手必然猛增,运营难度更大了;三是各种忽悠式创业培训或论坛想尽办法割韭菜,往往只吹成功秘籍,不谈失败掉坑。
现实中,医生创业成功之处往往都大同小异,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更没有什么独门秘笈或致胜绝招。即便有秘籍绝招,也绝非交个几千或数万培训费或参会费就能轻松掌握的。何况台上分享的所谓成功经验,也都是经过事先过滤和演绎的版本,大多数根本无法复制。医生创业失败却是各有各的败点、各掉各的坑。掌柜不谈医生创业如何成功,重点聊聊医生创业都会败在哪里。事实上,少些败点,少掉些坑,往往就能趋向成功,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一、选址过于主观
选址,越来越重要和关键,这不仅仅是相对牌照而言,更是市场大势和营销模式变革的要求,还是患者越来越追求服务和体验的要求。医生创业,牌照审批逐步放开,尤其是诊所全面实施备案制,选址就成了考验医生综合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医生创业,往往不懂得究竟该如何选址,选了也不知道好坏。医生选址决策往往服从于感性,主观臆断型决策尤为常见。有的人选址主要看环境是否熟悉,离单位近或离家近,却忽略了主打专科和病种的受众群体是否契合;有的医生选址片面追求高大上,罔顾物业性价比和业务匹配度;有的医生选址甚至只是一种偶然或缘分,讲究随性和眼缘,正所谓千金难买我乐意,我花自己的钱我就是任性;还有的医生只看区域和地段,根本不管物业的内部架构是否合理,周边综合配套是否完善;有的医生选址主要看好区域未来人气,却没算机构究竟能否熬到有人气的那一天;诸如此类。
二、成本认知短板
医生创业,成本概念往往停留在房租、装修、设备和人力等四个方面的显性成本,而对隐性成本和运营成本知之甚少。掌柜接触过不少医生,有些还是业内知名的大牌专家,往往都只算了机构筹备成本,即需要多少钱才能开业,而对开业后还要多少钱维持运营毫无概念、一脸天真。
事实上,即便是四大显性成本,医生往往也是一知半解。比如,物业租赁协议要签多少年、递增比例、付几压几、免租期都不甚了解。比如软装硬装设计和施工是全给一家好还是分开两家好?包工包料?装修尾款?设备配置先后顺序?哪些一次性划算?哪些可分期?哪些要打包买更划算?人力成本不只是工资和奖金,还有各种社保福利和食宿补贴等,还有各种办公和交通成本。现实中,超预算可谓家常便饭,你得备足粮草。
三、过分迷信关系
医生创业,拿牌照我有关系,批医保我有关系,找患者我有关系,甚至消防环评负责人是我病人或他家谁谁手术就是我开的刀。似乎有了关系,医生创业就一马平川、所向披靡了。然而,一旦真创业了,现实总是啪啪打脸。
关系是资源,尤其是在人情社会的特色国情下,也确实有用。但是,关系也最不牢靠。当前,关系往往适用于时点性事务而不适用于时期性事务,比如拿证有关系自然好办一些,但关系不能保证你日常运营能赚钱;比如拿医保准入,有关系自然也更容易,但每月催拨医保款,关系往往用不上。
四、普遍盲目自信
医生的蜜汁自信集中体现在对运营管理的轻视乃至不屑。临床诊疗硬功夫都能轻松拿下,运营管理这种软功夫有啥难度?很多医生学点运营名词就觉得自己一通百通,看几本营销书就觉得4P、5P乃至更多P都So Easy,技术营销、服务营销乃至品牌营销、全员营销概念张嘴就来。
或许医生还会反驳,你看以前某某某创业都是自己干,不也干得好好的嘛?拜托,那也是以前不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民营医疗的玩法也早变天了。原来不缺病源的,现在也缺了,原来或许只需要医生创始人,现在也得配备运营团队。不然,根本干不过既土豪又凶残的竞争对手。
五、困难预估不足
医生创业,很多人会拿体制内的牛逼史来佐证。比如,自己如何白手起家创立学科或专科,如何从0到1再到科室年收入数千万乃至上亿。说实话,这些顶多说明你见过大世面,顺带体现点你的科室管理才能,运营能力的体现可谓微乎其微。能做收入上亿学科的,往往干不好一家小门诊。
对创业预期往往过于美好顺畅,凡事似乎都会按照预定节奏走,殊不知光筹备都会有诸多变数。环评通不过?装修期延长?消防验收卡壳?人员资质证照不够?卫监验收通不过?好不容易熬到开业,庆典也搞得颇为隆重和声势浩大,真正病人却没来几个。说好的某某大牛来站台或出诊,后面也没声音了,说好能自带流量的医生也没带几个来。
医生创业,九死一生,若没有靠谱的运营团队,更是九十九死一生。要想活,先想死,要想成,先算败。理想很丰满,政策很给力,前景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落地很无奈,眼前很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