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主导的研究显示,在贫困人群中,8%的基因可能会出现改变,伴随他们的一生。
知识改变命运、勤劳致富的故事总是喜闻乐见。但早年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人们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不仅与健康基础和人生起点有关,甚至还会改变你的基因。
近期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主导的研究显示,在贫困人群中,8%的基因可能会出现改变,伴随他们的一生。相关结果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期刊。
这一惊人的数据源于对菲律宾宿务纵向健康和营养调查中近500名受试者的全基因组分析。宿务纵向健康和营养调查始于1893年,已经连续追踪了2-3代人。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于2005年在第二代受试者中收集了494人的血液样本,以分析其基因信息。通过家庭收入、资产和教育等综合指标,研究人员还评估了他们在婴儿期/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分析社会经济状况与基因变化的关联。
简单来说,我们的DNA由两层信息组成。一层信息是从数百万年的进化演变而来的,是固定的,很难改变。另一层信息是表观遗传,它是动态变化的,会受到经历的影响。比如长期在饥饿环境中,大脑在发育中可能就倾向于“看到食物就大吃一顿”。这项研究关注的就是表观遗传的变化,指基因编码未发生改变,DNA甲基化等其他因素影响基因表达,并可能遗传给后代。
研究人员在1537个基因中确定了超过2500个甲基化位点变化。与生来相对家境宽裕的孩子相比,那些从小就处于较差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人群,基因变化非常明显,有1777个位点的甲基化增加,769个位点的甲基化减少。根据目前的估计,我们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共有约20,000个基因。也就是说,在穷孩子中,研究人员检测到了近8%的基因出现变化。
相比之下,那些社会经济状况后来才变差的孩子,基因倒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差异。
具体到家庭资产、收入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发生基因变化的位点中,其中817个(32.1%)和家庭资产显著相关,762个(30.0%)与教育因素重叠,只有4%左右与家庭收入相关。有意思的是,还有1,166个位点变化(45.8%)与这三点都无关,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其他方面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如果独立看几个因素对基因变化的影响,教育的影响最大。(这样看来,也是知识改变命运。)
不过,研究人员尚未确定这种基因甲基化对健康的具体影响,但其中很多甲基化位点都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近年来,这方面的类似研究越来越多,比如童年创伤会促使基因改变,影响将来的认知能力发展。自然灾害带来的压力也会影响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经受过灾害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代谢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贫困环境下长大的人群通常健康状况不佳。其中一些现象容易理解,比如饮食较差、缺乏教育机会和医疗资源,都会增加疾病和精神问题的风险。但另一些生理变化,如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增加等,目前仍没有找到完美的解释。
西北大学生物人类学家Thomas McDade表示, “我们早就知道社会经济状况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记住贫困经历的,背后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后续研究将重点关注这种基因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贫穷人群的一生健康,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更多疾病,并克服更多严峻的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