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开始联动4+7
4月16日,据公众号汇聚南药消息,河北省唐山市与秦皇岛市医保局召开会议,将启动两市的4+7联动,研究具体细则。
这意味着,继福建、江西等省份跟进4+7后,河北省也开动了。
据了解,两市将分别成立唐山市、秦皇岛市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医疗保障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医疗保障局。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河北不仅限于联动4+7品种价格,带量采购模式推广后,两市也在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谈判,让更多的品种降价。
网传消息显示,制定分批采购目录坚持: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及谈判药品,执行国家中标及谈判结果;河北省集中谈判药品,执行河北省谈判结果;本市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产品,进行集中采购。
据悉,本期集中谈判议价目录范围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部分药品,按照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原则,与生产企业在双方自愿、平等交易、协商的前提下,进行价格确认,最终确定药品实际成交价格。
此前,曾有接近国家带量采购的专家对赛柏蓝表示:“在产能承诺、配送响应、采购使用、货款支付,以及医保支付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上都有充分的保证、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前提下,鼓励非中选地区在采集4+7中选价时,模式和价格一起联动。”
此次河北率先破局,以两市做先锋,不仅联动4+7价格,还无形中扩大了带量采购的品种范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部分药品,可以“以量换价”,实现降价。
▍60%的量,换降价
既然是“以量换价”,多少量,就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网传消息显示,按照2018年度,中标药品与非中标药品临床使用数量比例为6:4,实行带量采购,作为谈判议价基础——两市拿出60%的临床使用数量,作为采购基础量,这符合相关部门”模式与价格一起联动“的诉求。
据了解,2018年度,唐秦两市国家带量采购中标及相同通用名产品采购金额,分别为:唐山2.6亿元,秦皇岛0.99亿元,两市采购总量为3.59亿元。
为了保证完成用量,此次会议也公布了相应的监测措施,来确保履行合同用量。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药品采购综合服务平台专项药品采购监测功能;
对各公立医疗机构实际采购数据、完成情况按月进行监测、总结,确保1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在保证中选药品用量的基础上,各公立医疗机构剩余用量仍可采购医疗采购综合应用管理平台中其他价格适宜的品种;
各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药品进院渠道,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医疗机构基本用药品种数量限制为由限制进院。
调动医疗人员积极性,引导参保人合理用药,对于不按规定采购,使用中选药品的公立医疗机构采取约谈、通报、处罚等形式加强管理,并在医保总额指标、对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奖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保定点资格、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惩戒。
▍4+7陆续扩大,影响不断扩大
陆陆续续的,4+7的方案开始推广。
此前曾有观点表示:现在的4+7实际是上海第三批采购方案推广的结果,上海第三批采购整个结果得到了认可,推广到4+7试点。4+7试点之后,如果基本上符合预期,应该会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看起来,事态确实是这样发展的。
昨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施效果总体上好于预期。4月1日,11个城市试点实施工作全部启动。截至4月14日24时,已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
这意味着,全部启动仅仅过了14天,4+7已经完成了近三分之一的采购总量。
这也成为一个推动因素,使非试点城市也跟着推广4+7模式。
虽然,带量采购的药品量仅占总市场的30%,但根据上海情况,未来的70%市场不会按照原来的模式销售,原有的品种完成全年采购量后仍会继续使用——在执行过程中,绝大部分医院均使用中标品种,非中标品种用量很小。
这对非中选品种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更何况,现在4+7的成果还在不断扩大。
此外,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测算:未过一致性评价的试点品种淘汰率高,同时,已挂网的价格大幅低于中选价格,且仍将面临二次议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4+7模式的不断推广联动,仿制替代效应,行业的洗牌等等影响,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