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4月4日讯 在国内控费背景下,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已经消失,所有外资药企必须要面临降价的局面。
▍外资原研药企,纷纷降价
4月3日,黑龙江药品集中采购网发布消息《关于对部分药品进行价格调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显示,依据各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申请,相关部门经研究决定,对部分药品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后药品价格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降价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此次共有4个药品进行价格调整,且均是外资原研药。其中,诺和诺德的两个产品,赛诺菲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和诺华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诺华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降价幅度最高,达28%。
实际上,这是诺华的格列卫大范围降价的缩影。
3月26日,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局医药采购处发布《关于调整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格列卫)挂网价格的通知(第十批)》,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主动申请,其代理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格列卫),在甘肃省集中采购平台的中标价格由9998元/盒降为7182元/盒,
3月5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消息,诺华的原研药甲磺酸伊马替尼(100mg*60片)价格降到了7182元。
主动降价的原研药企不仅是诺华。
一周前,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非中选药品价格调整的通知》,其中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西安杨森的利培酮片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3月4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通知,下调礼来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动(采购)价格,其背后的原因是4+7——在国家组织的4+7带量采购中,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由四川汇宇制药中标。
3月初,深圳市《关于落实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医疗保险相关配套措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流出,同时,部分外资药企过期原研药的降价幅度也因此曝光,其中均是以立普妥、波立维、络活喜和韦瑞德为代表的知名原研药。
据悉,此次原研药的平均降价幅度为13.25%,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是葛兰素史克的韦瑞德,为33%;最小的是赛诺菲的安万特安博诺,降价幅度为8%。
这也侧面反映了,在国内控费背景下,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已经消失,所有外资药企必须要面临降价的局面。
除了4+7外,国家通过抗癌药零关税、加快上市审批、国家谈判等方式,努力降低抗癌药价格——这都推动了外资药企的部分产品进一步降价。
例如,3月12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了《关于对39个药品进行价格调整的通知》,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就在降价名单中。
▍最严控费,外资药企不得不降
众所周知,带量采购最核心的就是九个字,单一货源+最低价+带量——唯一者中标,杀到最低。
IQVIA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此次“4+7”带量采购涉及的产品在全国医院的销售额约为1060亿元,如果按照这些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品量占总市场的22%来估算,2018年,4+7带量采购的总额将在250亿左右。
从此次带量采购结果来看,外资原研药中选甚少,专利悬崖出现,外资的市场份额占比将有所下降。这时,原研药企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大幅降价保住市场,要么退出试点所在城市的公立医院,将市场份额交给质量、疗效达到国家药品一致性评价要求的低价仿制药。
国家的目的就达到了:通过带量采购实现腾笼换鸟,减少使用过期原研药,合理调配医保基金用途的配比,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更有价值的层面,比如报销创新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进口创新药进入中国,降价幅度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事情,不能因为降价幅度太大,而让更多的好药在进入中国时望而却步。
IQVIA对此分析,外资药企的决策周期较长,面对带量采购的冲击,应尽早评估在中国的机会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如果企业的技术优势不明显,需要更灵活的应对策略:可以通过控股兼并合作,或者考虑将产品打包售卖等,规避带量采购风险;另外,企业可以考虑多渠道布局,如果某产品在药店销售情况良好或者具有药店渠道潜力,可以慎重考虑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