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国家癌症中心柳叶刀发文:中国宫颈癌预防有三大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8  浏览次数:99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方辉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发文指出,在中国,宫颈癌预防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和HPV筛查这两大武器的普及,宫颈癌已经成为一种可预防的癌症。2018年5月,世卫组织(WHO)曾呼吁全球采取行动消除宫颈癌。然而,作为宫颈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距离这一目标还有明显的差距。

       2009年以来,国家对宫颈癌筛查加大了投入。2016年,中国大陆首次迎来宫颈癌疫苗,不久后四价、九价疫苗的上市为大众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减少对抗癌药物的税收,精简药品监管程序等举措也显示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但在看似乐观的前景下,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

       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尤其是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农村地区,经济负担仍然是宫颈癌疫苗普及的一大障碍。

       疫苗供应仍有缺口。按WHO推荐的9-14岁女性为主要接种目标人群预估,还不包括更广泛年龄层的女性,中国就有至少4100万女孩需要接种HPV疫苗,而目前已在大陆供应的HPV疫苗约700万剂。根据我国2013的一份报告,如果9-15岁的女孩未及时接种疫苗,这一人群中将发生约38万例宫颈癌和21万例相关死亡,而这原本是可被预防的。

       此外,公众的预防意识薄弱也阻碍了更多人从HPV疫苗中获益。在中国,仅有16%的人群有预防意识,对疫苗接种认可、接受的只有约三分之二。值得注意的是,不接种疫苗也被WHO列入了2019十大健康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除了政策支持,出色的创新医疗产品也必不可少。比如QIAGEN公司的careHPV检测是一种简便、准确且实惠的检测方法,在2018年7月也获得了WHO宫颈癌筛查资格预审状态。更引人瞩目的是,经过6年的临床试验,来自厦门万泰沧海,中国本土的HPV疫苗也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审查流程,如果成功获批,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甚至其他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可及性,进而推动全球宫颈癌预防。

       文章建议,在政策倡导下,医药产业界、学术界紧密协作,促进科学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和公共卫生服务,以促进中国宫颈癌预防的目标实现。

 
关键词: 肿瘤 , 临床试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