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20日讯 美国2019年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公布,阿司匹林下调推荐力度,二甲双胍仍是一线治疗用药
▍阿司匹林,被指南下调推荐力度
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公布了联合制定的2019年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据丁香园解读,新指南进一步下调了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推荐力度。
指南中显示,年龄在40~75岁且正在接受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的成年人,在开始药物治疗(如降压、他汀类药物或阿斯匹林)之前,应该接受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讨论。是否存在额外的风险增强因素,其可以帮助知道对于特定个体进行预防性干预的决策,冠状动脉钙化扫描也是如此。
指南明确了阿司匹林的推荐用法:
对于40~70岁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且不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特定成年人,可以考虑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每日口服75~100毫克),但仅为IIb级推荐(据丁香园解读即可用、可不用但倾向于不用)。
70岁以上的成人,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低剂量阿司匹林(每日口服75~100毫克)不应用于任何伴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个体作为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资料显示,阿司匹林在1899年由一家德国制药公司正式上市,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来基本维持在5万吨左右,相当于每年使用1500亿片阿司匹林药片。
它不但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平时合理服用阿司匹林还能有效预防心肌梗塞,因此阿司匹林被业界称为“万能神药”。
但一直以来,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获益或者获益风险存在争议。此次,美国的心血管一级预防指南下调了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推荐力度。
阿司匹林,要走下神坛了吗?
▍二甲双胍仍是一线治疗用药
指南显示,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改善饮食习惯和实现锻炼建议至关重要。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用药,然后考虑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一直以来,二甲双胍是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的“权威”用药,在国内外多种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该药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范的甲类降糖药物之一。
过去,二甲双胍更多的临床作用被挖掘,比如,可以预防雾霾引起的炎症、抗衰老、减肥、心血管保护、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抗癌、抑制肿瘤、改善肠道菌落、逆转肺纤维化、协助戒烟、抗炎作用、逆转认知障碍等。
据米内网数据,2017年二家双胍片的全国销售额为44.26亿元,原研常释片“格华止”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其次,北京利龄、重庆康刻尔、上海信谊排名第二、三、四。
(图片来源:米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