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37家医药外企“十一五”期间在华投资超200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05  浏览次数:397
    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RDPAC37家成员公司在华投资总额超过200亿人民币,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RDPAC成员公司在华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RDPAC总裁刘贞贤先生说:“在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医改的实施以及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RDPAC成员公司在华发展迅速,但平均增速略低于国内制药企业。截止到目前为止,RDPAC37家会员公司中70%以上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厂,工厂数量达到49家;有15家企业在中国设立了19个研发中心。外商投资制药企业在进入中国早期投资的重点主要在生产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近些年,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除了继续在生产和人员方面的进一步投入外,研发中心的建设逐步成为RDPAC成员公司在华的投资重点。随着中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相信投资的增幅和速度会不断加大。”

  谏言十二五:期待更加科学、透明、可预期的产业政策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医药市场之一,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健全给医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医药市场也是一个高度监管的市场,一个新政策的出台往往对医药产业影响巨大,甚至决定着很多产品和企业的生存。因此RDPAC谏言监管机构在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政策的出台能够更加科学透明并给予行业以及各个利益相关方充分的沟通时间。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对企业维持正常的运转至关重要,例如:如果短期内企业的多个产品被连续大幅度降价,那企业在安排生产、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各个方面必将陷入混乱,同时也将对患者临床用药产生不利的影响。

  积极支持中国医药产业升级并走向国际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拥有近5000家制药企业,为13亿人口提供充足的药品,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药品还没有能像其他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走向国际在国外的药店和医院中难觅中国药品的身影。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中国的药品质量与国际通行标准尚有差距。十二五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升药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是完成产业升级、促使中国医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而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如果形成以价格竞争为导向的发展环境,中国的医药产业将难于提升,也不利于中国患者获得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RDPAC成员公司已有多种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他们不仅对供应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供应商提供了大量的培训和教育服务,以便使其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标准,这无疑也为中国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RDPAC成员公司在中国不断增多的研发中心不仅成为国际制药企业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医药产业培养了大批的研发人才。

  致力于医药代表的职业化

  在国际上,“医药代表”已经有近40年历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真正的医药代表是一个有很高准入门槛的职业,他们不仅给医疗专业人员传递药品知识,而且还收集临床药品安全信息,反馈给药品研制开发企业,为下一步改进或研发新的药品提供宝贵线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为此RDPAC不断推动医药代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从2005年开始对会员企业的代表进行专业知识和行为准则的培训和考核,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3万4千多名代表参与了医药代表专业培训(MRC)项目的考试。RDPAC期待着医药代表能够作为一个正式的职业纳入《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相信受过专业培训、行为规范、尽职尽责的“医药代表”,对患者、医生、制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广播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