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办有关负责人称,此前三年改革重点在基层,今后四年上移到公立医院,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
根据中国政府网昨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个规划主要明确2012- 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称,前三年改革的重点在基层,到了“十二五”时期,改革的重心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涉及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需要逐一破解。因此,“十二五”时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
征求意见中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四年规划”制定有个幕后智库,即医改咨询委员会。该咨询委成立于去年6月23日,时逢新医改三年期满将至。医改咨询委的定位锁定在五个方面:承担医改方案的咨询论证、地方医改实践的调查研究、医改效果的分析评估、建言献策以及新闻宣传,其首要命题将是协助编制医改“十二五”专项规划。
据咨询委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介绍,咨询委一成立,36位专家学者就根据各自研究兴趣或专长,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提出建议、撰写报告,为医改办形成最后的规划提供参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曾面向全民征求意见,此次“四年规划”虽未大张旗鼓,但也经过了调研和各方意见汇总。去年10月左右,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曾就“十二五”医改规划(2012-2015年)广泛征求部门和社会各方的意见。10月,国务院医改办还专门召开“十二五”医改重点课题报告会,听取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汇报有关课题研究成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国务院医改办第七次全体会上曾要求,起草小组认真吸纳会议各成员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尽快上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也是在去年10月的会议上,咨询委成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第一次看到“四年规划”初稿。“其实初稿和目前成稿有很大不同”,她回忆,其最大变化就是目前成稿聚焦改革,列出了更多可操作性的举措。
其中,针对公立医院改革的修改让李玲印象深刻。据介绍,当时初稿中并没有“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而当时,与会众学者均提出相关意见,李玲认为,这句话找到了目前公立医院弊病的症结,即办医缺乏政府职责,造成医院唯利。李玲回忆,此后国务院医改办还就规划征求了多次意见,而专家们均建议并将规划重点指向突破公立医院改革、建立新制度。
医改咨询委也被誉为“全新医改咨询机构”,其任务之一是医改效果的分析评估。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员透露,这一使命也就意味着,“四年规划”的实施进程将不断得到咨询委的监督,而2015年,咨询委还将总结评议其效果。
医改承上启下而非“新一轮”
事实上,“四年规划”也是此前“三年医改”的延续。2009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一度被业界称为新医改的“组合拳”。然而,当时的“拳头”并非医改的终点,而是由浅至深的探索。
“医改启动实施前三年,也就是2009-2011年,是医改的起步阶段,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通过前三年五项重点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形,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初步建立起来,基层服务体系薄弱的现状明显改善。从改革推进的角度看,医改采取了自下到上、由外到内逐步深入、持续攻坚的推进策略。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年规划”的出台,正延续了此前“三年医改”未完成的使命。
公立医院改革剑指顶层设计
去年6月23日,国务院医改办印发了关于医改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的指导性文件,提出“拓展公立医院改革顶层设计、重构药品流通体制”等问题。这也是“四年规划”方向所指。
“四年规划”中,公立医院作为独立一章,提出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并明确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李玲将其视为“改革顶层设计”。因为此前医改只是设立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并无明确方案。而目前则提出可操作的方案,即重点是县级医院改革,而这一级改革是农村的最高级医院,服务的人口最多。“可以说,新的改革从试点转向实际,而且打下了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
2012年,全国选择300所左右县级医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
在刘国恩看来,公立医院改革必须要通过“内增活力,外加推力”来实现。新规划将政府财力集中于县级公立医院,并“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意味着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向下倾斜,为社会力量进入上级三甲医院提供了空间,优化资源配置。
但李玲也指出,目前需要吸取前三年经验,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需要同步改革,降低各部门的协调成本。而目前部门利益存在冲突,医改若成功,需要成立一个综合管理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大部门。(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