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医药生物:逾七成半公司年报预喜 需求刚性将助行业成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6  浏览次数:114

    已披露业绩年报预告的公司,医药生物行业预喜比较高。统计数据显示,该行业已有94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当中71家公司预喜,占比75.53%。分析指出,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已经为市场充分演绎,但是人口老龄化和诊疗升级带来的需求是刚性的,整体医药行业仍将保持持续成长。

    医药生物行业94份业绩预告 逾七成六公司预喜

    随着2018年报预约披露时间的临近,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持续增加。据数据统计,截止1月8日,沪深两市一共有1254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其中815家预喜,占比64.99%。

    而去年上半年表现出众的医药生物行业,有93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当中71家预喜,占比75.53%,远高于1254家公司整体的业绩预喜率。71家预喜公司具体分布为“预增”21家、“略增”39家、“续盈”8家、“扭亏”3家。

    从预增幅度上看,其中的海普瑞、智飞生物、*ST海投、嘉应制药、九安医疗、新和成这6家公司年报最高预增幅度达到或超过了100%。最高预增幅度分别达到了398.74%、252.00%、121.65%、120.95%、112.06%、100.00%。

    此外,海翔药业、科伦药业、ST冠福、东诚药业、金达威、泰格医药、特一药业、精华制药、仙琚制药、正海生物、永安药业、迈瑞医疗、普洛药业、美年健康等19家公司年报最高预增幅度超过五成。

    预忧的公司中,“预减”7家、“略减”6家、“续亏”1家、“首亏”4家,需要警惕业绩风险。另有5家公司表示“不确定”。而在年报预计业绩大幅下滑公司中,未名医药预计2018年净利润-6900万元至-6100万元(-117.76%至-115.71%),成为“预减王”。

    在实现利润金额方面,迈瑞医疗、新和成、信立泰、智飞生物、科伦药业、瑞康医药、丽珠集团、亿帆医药、华兰生物、延安必康这10家公司2018年有望净赚超过10亿元。其中,迈瑞医疗、新和成、信立泰三家公司预计最多可赚40.60亿元、34.09亿元和15.97亿元。

    预亏的公司中,4家“首亏”公司均给出了可能亏损的金额,恒康医疗预计亏损金额最大,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润为-14亿元至-10亿元;上海莱士预计净利润-12.12亿元至-9.61亿元;未名医药预计净利润-6900万元至-6100万元;双成药业净利润-7500万元至-6000万元。

    预喜公司逾七成业绩预告“双增”

    更为可喜的是不少业绩同比预增的同时,环比也有所预增。统计数据显示,业绩预喜且有可比数据的67家公司中,52家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同比及环比“双增”,占比达77.61%。其中,22家公司预计年报净利润同环比均有望达到或超过30%。

    其中,*ST海投、嘉应制药、九安医疗、新和成、ST冠福、泰格医药、精华制药、美年健康、葵花药业、佛慈制药这10家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同环比增幅有望达到或超过50%。当中的*ST海投、嘉应制药和九安医疗3家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同环比增幅均有望超过100%。

    而仅从环比增幅来看,有31家公司净利润环比增幅超过50%。当中,尚荣医疗(002551)、*ST海投、九安医疗、嘉应制药、葵花药业、佛慈制药、明德生物、延安必康、奇正藏药、精华制药、汉森制药、亚太药业、哈三联、贵州百灵、众生药业、长江润发、桂林三金这16家公司环比增幅超过100%。

    值得一提的是据兴业证券统计,医药板块所有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2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10%。但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呈现逐季放缓的趋势。兴业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在医改的后红利时代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而且医药行业从不缺乏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行业中长期前景向好,只是不同公司间的分化趋势会逐渐明显。

    招商证券指出,三季度医药板块收入和扣非净利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主要与政策调整以及季节性因素有关。各子行业及个股间分化明显,其中优秀白马、品牌OTC、生物制品中疫苗板块、原料药、医疗服务及CRO等细分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近年行业负面政策影响已经见底,而鼓励创新药械、医药分家、医保谈判等政策推进叠加医药行业内在需求增长,使行业回归良性增长轨道。

    机构看好医药板块今年表现

    受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行业爆出多个“黑天鹅”、带量采购超预期等冲击,曾被看作是最佳避险资产之一的医药生物股,自去年下半年出现调整以来,至令下跌还在继续。不过对于该板块在2019年的表现,机构仍普遍看好。

    分析认为,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已经为市场充分演绎,但是人口老龄化和诊疗升级带来的需求是刚性的,整体医药行业仍将保持持续成长。兴业证券表示,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与2011年底、2012年初比较相近,如果不考虑EPS的调整,药企估值已经和海外低成长的药企一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反映得较为充分。

     “短期政策冲击主要是修复行业中原本不合理的超额收益,在这一轮的结构调整中虽然部分企业受到冲击,但同时也孕育着重大机会。未来医药行业将回归本质,研发创新、消费升级、制造升级成为医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精选出一批优质标的。而经历一轮估值下杀之后,有望迎来布局优质标的机遇期。”中泰证券2019年医药生物投资策略中指出。

    银河证券表示,对行业保持长期乐观,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统计局数据显示,17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1.4%,较5年前提升2.0pp,较10年前提升3.3pp),行业集中度提升+国际化发展(药监局发文鼓励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联合发展)的进程之中,而板块估值和溢价率均低于历史均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