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高端发展新阶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6  浏览次数:85
  医药网12月20日讯 医疗器械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刚刚过去的11月,国产医疗器械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无论是月初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是月末在美国芝加哥谢幕的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代表当前医疗器械前沿技术趋势的PET-CT、PET-MR等国产大型高端医疗器械的高调亮相,都令人为之振奋。     经过近5年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具有哪些特点呢?近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从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解析。     产业现状     整体分散  部分集中     相对于药品而言,起步较晚的医疗器械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多小散”、创新不足的局面。《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呈现整体分散、部分集中的竞争格局。      “很多企业规模小,无法大规模产业化,使产品成本高、利润薄,并进一步导致同质化竞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2014年,美国40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产值的20%,而同期中国约有1.4万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但产值占比仅为13%。     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多样化、创新快、跨界难的特点,而企业通过自身力量形成规模化产业困难较大,所以,并购是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此外,很多医疗器械细分市场的容量较小,且专业壁垒极高,单靠内生性增长,企业无法完成快速成长。     据此,《报告》预测,医疗器械企业通过产业基金、上市融资、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不断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是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013年到2015年的3年里,国内发生的医疗器械并购案例分别为45起、69起和80起;50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分别有2起、8起和15起。这充分说明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在逐年增加,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在2017年,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84起融资事件,累计金额近16亿美元。     《报告》指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尽管我国涌现出迈瑞医疗、上海联影、新华医疗、鱼跃医疗、东软集团、乐普医疗、威高集团、微创医疗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但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生产企业多半是合资企业、外资企业。而日本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在250亿~260亿美元,其中主力企业只有60多家。国内虽然有2000多家企业获得出口认证资格,不过仍以中小企业为主。2016年,乐普医疗市值超500亿元,与强生、美敦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产业格局     打造集群  加速创新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目前已形成一些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且已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的医疗器械总产值及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为条件不同,这三大产业聚集区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此外,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也是新兴产业聚集区,并以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及组织工程为特色。     11月25日,在芝加哥举办的RSNA上,一系列代表医疗器械前沿技术的产品争相亮相,其中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PET-MR等更是吸引了众人目光,吸引很多专业观众在“朋友圈”分享这一盛况。     《报告》显示,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方面,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基本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开发体系,且已进入以中端产品为主向高端产品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新阶段。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也正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报告》分析,面对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医疗器械企业将不断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积极探索研发新产品。在政策方面,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实施后,加速了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上市速度。     据了解,2014年3月以来,每年进入优先审评的产品数量逐渐增多,截至目前,获批创新产品超过50个。另外,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院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医院对于中高端国产医疗器械的需求正逐渐增加。各省(区、市)也相继推出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政策措施,如2016年、2017年,四川、浙江、湖北、广东、安徽、河北、福建、辽宁等省,先后明确鼓励使用国产医疗设备。     产业目标     完善标准  接轨国际     11月2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在业界引发关注,大家争相转发学习。     实际上,自2014年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与之相配套的规章文件紧锣密鼓地陆续发布,体现了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的理念,彰显了医疗器械监管的改革与创新。     《报告》指出,为完善医疗器械产品标准、确保质量,国家相继建立了24个医疗器械相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标准制修订工作。自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以来,国际标准取标率已近80%,促进了医疗器械产品标准的国际化。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是医疗器械监管的技术支撑单位。据《报告》分析,国家认可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有数十家,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医疗器械检测和监督管理的需要。2015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管理,规范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这一系列措施的颁布和执行,使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日趋完善,加速与国际接轨。(记者 马艳红)
 
关键词: 医疗器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