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零售药店45373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下辖门店229224家,零售单体药店224514家,其中,中小连锁的门店数约占70%左右。
另外,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药店行业增速基本稳定在10~13%之间,增长稳健,近年来受医保控费影响,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体保持稳定,约在9~13%之间。预计未来药店行业将长期景气。
不过,行业过度竞争必然会导致市场洗牌,根据“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未来必有一批药店消失。而且从目前的政策形势来看,大批药店将加速退出市场,其主要政策原因如下。
GSP标准提升
2015年,新版GSP推行,其中,对药店的信息化管理、冷链管理、执业药师配备等都明确提高了要求。
例如,在执业药师配备方面,要求无执业药师不能开店,这意味着药店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另外,在药品信息化管理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规定。例如,具体要求相关企业建立包括局域网、信息平台、数据组成的计算机系统,以满足电子监管的实施条件。同时,对计算机管理的设施、网络环境、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功能要求都进行了着重规定,以使监管流程更加完善和便于实现事后追溯。
在此背景下,大批小型的药店面临退出危机,流通行业集中整治也加速了该进程。
两票制+营改增压缩单体店
两票制和营改增的推行下,传统的中小型过票企业将被打压,这也拦截了大量单体店和小连锁从中低价采购(不提供发票故低价)的渠道,使得很多原来为了过票流向单体和中小药店的OTC产品开始转向终端推广能力强的连锁药店。
医保定点审批转为备案制
为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多地已经发布通知,简化办事流程,要求实施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备案制。业内表示,医保定点审批转为备案制,则意味着龙头异地扩张加速,地方保护主义削弱,这也将也加速淘汰单体店和小连锁。
分级管理制度建立
11月23日,商务部印发《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其中规定,一类药店可经营乙类非处方药;二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不包括禁止类、限制类药品)、中药饮片;三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不包括禁止类药品)、中药饮片。
业内表示,随着药店分级分类管理的逐步实施,药店的经营范围必将受限,过去靠销售保健品等高毛利营销模式已经行不通。此外,整体销售占比很大的处方药销售在分级分类管理政策实施后,一类药店会被直接取消销售资格。
预计,未来将有一批药店会因为生存不下去而关门或卖掉。(中国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