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机制性保障下的保健品市场增长暗流涌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4  浏览次数:177
   生意社3月13日讯 

  在良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结合自身转型的实际,不少医药企业纷纷将产业链延伸至保健品领域,既为这一产业带来了资源,也引入了资本。

  大浪淘沙过后的保健品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最近出台的一些政策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了机制性保障,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为这个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舞台,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潜能将被激发。”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称医保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表示。

  多因素助推

  保健品行业正在呈现出大浪淘沙后的理性。“我国的保健品行业,曾经由于发展过快、过热,一度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客观上造成了对该行业的监管存在一定难度。但这一问题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我们了解,目前各部门正在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多方面、多渠道加以解决。”孟冬平指出。

  事实上,政策已经成为这一行业有力的推手。去年年底发布的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写入了“治未病”这一传统养生保健理念,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又联合印发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下一步,国家将重点推动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的研发和生产。“这些政策无疑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机制性保障。”孟冬平表示。

  医保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年产值在5600亿元左右,生产企业约1700家,销售企业约2.5万家,销售规模达900亿元,2011年全年销售规模估计超过1000亿元。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11862个,其中国产11197个,进口665个。同时,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业也迅速崛起,产值达3000亿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保健(功能)食品产业重要的原料供应和委托生产国。预计到2015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而到2020年,市场总量将突破4500亿元。

  另外,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健康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舞台。近几年,国内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但总体来说,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据粗略估算,还不及其总支出的0.1%,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25%,两者相差非常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潜能是相当大的。”业内人士指出。

  消费更加理性

  医保商会认为,从目前国内的保健品产业发展状态看,整个产业更多地体现了传统养生理论和现代技术融合的理念。国内保健食品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药用植物为原料的产品;以营养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类营养物质为资源的营养补充剂;以生物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生物转化生成的产品。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对2010年的市场调查显示,钙类、鱼油类、卵磷脂、螺旋藻、复合维生素类、蛋白质类、蜂胶类、天然维生素E、大蒜提取物、银杏提取物,属于位居保健食品接受度最高的前十大品种。

  据了解,保健用品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家用康复及医疗护理产品、按摩器具、天然个人护理用品、健康与美容护理产品、运动健身及减肥瘦身器材等都可以归为保健用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保健器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品牌产品在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按摩器具产品的发展尤为迅速,2011年,我国保健器材进出口额达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73.68%。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按摩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

  事实上,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养生理念,正推动消费者更趋向于选择家用保健品进行自我保健,对保健品消费的心理和行为逐渐趋于理性化。消费者将更加重视保健品的安全性,对保健品功能的诉求更加明确。过去“重营销,轻品质”的保健品发展模式必然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经多年发展所培育起来的医药产业基础,为保健产业的转型创造了条件。目前,国内医药保健产业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整体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品牌,产品质量也更加成熟,在良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结合自身转型的实际,不少医药企业纷纷将产业链延伸至保健品领域,既为这一产业带来了资源,也引入了资本。例如,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品利润可观,不少中药企业将把目光投向中药保健品。同仁堂、广药集团、天津天士力、神威药业等众多国内领军企业都在此领域有所布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