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2月4日讯 “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带量采购”)将于下周落地,它也将是下周召开的“第8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广州)”上万众瞩目的焦点。
带量采购的正式版已于本月15日发布,其采购明细如表一。
本人于上月发表的《国家带量采购,六大变局来了》一文对带量采购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剖析,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现承接上文,再从带量采购正式版所涉及的城市、企业、品种三个方面的占比进行深度剖析如下文,以供相关企业制定投标和调整战略时参考。
一、城市占比
尽管这11个城市从数量上仅占全国333个地、市、州、盟的3%多一点,但其辖区的药品销售额却占了2016年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23.7%(商务部数据),且还都是消费高价进口药较多的区域中心城市,仅北上广3个城市就占了全国的11.7%。
而从正式版披露的各地上报的采购数量来看,这种区域差异就更加突出,仅北京一市就占了总采购量的32.1%,而北上广3个城市更是占了总采购量的69.2%(图一)之巨,西安则仅占0.33%。
二、企业占比
1、外企涉及品种数量排序
如表二所示,入围的31个品种共涉及辉瑞、GSK等8家外企,其中,辉瑞涉及品种数量最多,达5个。
其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竞品来自北京嘉林和浙江新东港;氨氯地平的竞争对手是华润赛科、江苏黄河、扬子江和苏州东瑞;注射用阿奇霉素的竞争对手则是海南普利、石药欧意和苏州二叶,可见,其国内竞争对手都不只一家且都有一定的营销实力,将来的竞争会比较激烈。
2、国内药企涉及品种数量排序
先从入围品种所涉及的企业来看,凭借国际化优势而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弯道超车的华海药业最为抢眼,以7个品种(其中5个是独家)入围位居双项第一,扬子江、复星、正大天晴等紧追其后,从图二还可看出,以一致性评价为分水岭的医药企业排名正在发生较大变化,长期名列医药工业百强前茅的部分大型传统药企正在被超越。
3、企业涉及品种采购金额排序
再从采购额TOP10药企来看,国内与外企平分秋色各占5家,其中,TOP5中除正大天晴外,全部是外企,面对这次以仿制药替代为主旨的集采,外企把控战略的艺术将受到考验,是固守高价硬挺还是放下身段主动应战。
赛诺菲涉及3个品种的采购额共计16.8亿元,其报量分别是,厄贝沙坦口服常释剂型各种规格的报量是1.374亿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常释剂型的报量为0.92亿片、氯吡格雷口服常释剂型各种规格的报量是2.4亿片,销量基数都不算低,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三、品种占比
1、涉及品种全国销售金额排序
据米内网数据,入围的这31个品种在2017年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额为791.06亿元,其中,氯吡格雷的销售额最大,高达114.8亿元,阿托伐他汀次之,为99.4亿元,销售额最小的赖诺普利仅2000万元,不同品种的历史销售基础相去甚远,各品种所涉及企业间的竞争格局也不尽相同。
2、涉及品种采购金额排序
根据正式版公布的采购量,如按全国最低中标价计算,则采购总额为43.86亿元,采购金额最大的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的为9亿元,阿奇霉素注射剂以8亿元位居第二,卡托普利为零,赖诺普利仅100万元。
3、涉及品种原研药占比
据药筛数据分析,这31个品种所对应的原研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较高,有些原研药仍处于垄断地位,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mg)的原研仍占高达95%的市场份额,吉非替尼片(250mg)原研药的占比也高达89%。
市场占比如此之高将很难避开这轮集采规则的冲击,如果原来还可侥幸退居30%~40%的剩余份额以暂不降价而不参与招标的话,则于11月21日出台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将这种设想化为了泡影,该补充文件规定“符合本次集中采购申报要求的同品种未中选的最高价药品,必须在本市2017年中标价(或挂网价)基础上,根据价差实现梯度降价后(以中选价托底)方可继续采购使用,价差较大的须进一步加大降价幅度,实际采购价由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通过挂网公开议价采购确定。”
可见,即使原研药不参与招标也难逃降价的厄运,且其他城市也难说不会效仿上海的补充文件。
4、涉及品种原研药/仿制药中标均价倍数
另外,以往原研药的中标价都比仿制药的要高出很多,有的甚至高出数倍,如利培酮片原研的中标价高达仿制药的4.3倍、头孢呋辛酯片原研的中标价则是仿制药的3.8倍,价差最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其原研药的中标价也达仿制药的1.8倍(图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官方对仿制药替代的决心如此之大了。
5、涉及重点品种竞争格局分析
由图八可见,本次采购金额最大的品种阿托伐他汀一直由辉瑞控制市场,尽管嘉林、天方、莱柯、新东港、百科等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也已上市多年,但辉瑞的市场份额6年来仅下降了5个百分点,到今年第一季度仍占74.3%的份额(PDB数据),按本次招标规则,辉瑞的霸主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
位居本次采购金额第五的是瑞舒伐他汀,尽管南京正大天晴、浙江京新、南京先声东元、浙江海正等国内多家知名药企也都早已仿制了此药,但原研阿斯利康的市场份额4年来几乎没受什么影响,仍占据7成市场(IMS百床以上医院数据),本次招采的价格竞争也会比较惨烈。
总之,期待通过本次带量采购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品集中招采机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节省医保基金,降低患者药费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同时,还可促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程,加速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中国药企的国际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