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于市场预期1个多月之后,史称“国家第一标”的《“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15日全文披露。一位核心医保专家告诉健康点,“带量采购”压缩的是不合理的药品流通环节,特别是压缩了给医院、给医生回扣的空间。那些“渠道为王”、“带金销售”的药企不管用了。谈到中标策略,该专家直截了当地说,哪家药企能把利益让出来,能把价格让出来,它就能中标。
11月15日10时,《“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全文公布。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同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 11 个城市(以下简称 4+7 城市)。
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作为工作机构,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
在晚于市场预期1个多月之后,史称“国家第一标”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终于得到中央最高层的审议通过。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首个在中央深改委层面通过的文件。
11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指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目的是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群众用药安全。要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依法合规,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相结合,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
健康点独家访谈了3位熟悉“带量采购”政策的核心医保专家,对此作出权威解读。其中一位核心医保专家表示,“带量采购”不是压缩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压缩的是不合理的药品流通环节,特别是压缩了给医院、给医生回扣的空间。那些“渠道为王”、“带金销售”的药企不管用了。谈到中标策略,该专家直截了当地说,哪家药企能把利益让出来,能把价格让出来,它就能中标。
产业呼吁:量价联动,鼓励创新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我们有医保,正在和药商谈判,以大规模的市场推动他们大规模降价。”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新加坡参观一家创新癌症疗法公司时表示。
这是中国领导人谈及中国药品降价的最新注脚。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2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就表示,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
8月9日,健康点率先披露了被医药行业俗称为“国家第一标”的“带量采购”计划。当时,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国家医保局,围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向4个直辖市、7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征求意见。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在各试点城市通过,无论是原研药还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参比试剂,只要能报出全国最低价,将能够换来各试点城市70%的市场份额。健康点独家获悉,在调整后方案中,中标企业的“带量”市场份额,现已调整为60%~70%。
9月11日,国家医保局在上海召开了关于国家试点药品集采工作的座谈会。据健康点报道,这份文件将组织4个直辖市,7个副省级或计划单列城市在中秋后国庆前组织“带量采购”试点,目标直指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通用名下的31个品种,包括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参比制剂及通过评价的仿制药。有分析人士认为这11个城市的市场容量,预计约占国内相关药品市场60%的份额。
然而,9月24日,中秋节如期而至,“带量采购”并没有如期启动。在此前后的一场医药行业论坛上,国家医保局一位招采组官员坐在台下,而台上的制药企业、流通企业、医药协会的嘉宾,一致把矛头指向了“带量采购”中的“降了价格,上不了量”的“量价联动”问题。
围绕已获得中央深改委通过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傅鸿鹏告诉健康点,长期而言,带量采购对医药产业整体上是利好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需要给他们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中标企业是利好的,落标企业则需要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对于国内各地此前组织“带量采购”出现的“降了价格,上不了量”,傅鸿鹏表示,参与“带量采购”的31个品种,同一品规由多家企业生产,市场不缺供应。中标企业需要承诺销量,参与试点城市的所在医疗机构也要承诺采购量。一旦出现药企未能及时足额供应,或医院未能及时足额采购的问题,药企和公立医院都将面临处罚——药企将可能失去未来参与“带量采购”的更多城市的市场,医院不在“带量采购”中标药品范围内的费用也可能被医保经办部门拒付。
《“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显示,对于不履行供货承诺影响到临床使用;或者中选药品中选后发生严重质量问题,将被列入“违规名单”,视情节轻重,取消上述企业在列入“违规名单”之日起 1 年内参与各试点地区药品采购活动的资格。
然而,即便有关医保人士已经面向产业界、面向中央高层领导进行了多轮汇报、解释,但医药产业界的质疑声并未停息。
受宏观经济、中美贸易战、“带量采购”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港股医药板块在7月份出现大跌,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均受到影响。三一创新风投基金创始合伙人尹正曾表示,上述三家上市药企都从传统制药企业转型至创新药研发,通常是用销售传统管线的自有资金来养活创新药。如果这些上市药企的传统业务因医保政策利空而出现收入端、利润端大幅下降,很可能影响到下一轮创新药投资的现金流。
但傅鸿鹏对此有不同看法。他15日告诉健康点,中国制药企业的底子确实比较薄,医药创新确实需要多元投入,制药企业、财政资金、风投资本都需要予以支持。但是,“带量采购”动摇医药创新根基的观点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带量采购旨在挤压灰色交易空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恰恰是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另外创新有两个含义:一是营销创新,二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带量采购是在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转向以产品质量、疾病治疗服务为主的销售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