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HIV在中国的发病现状
如今,中国的艾滋病病例增长状况,就像“温水煮青蛙”。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2017年艾滋病发病数为57194例;从2011到2017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增长了36744例,增长率高达179.68%,其中2012年增长最多。
在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程度较高,整体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和城乡流行模式也表现不同,流行表现复杂,人人闻“艾”色变,防艾形势依然严峻。
有效治疗达80%以上的长效疗法
10月29日,ViiV Healthcare公布了每月仅需注射一次长效HIV疗法cabotegravir/rilpivirine(CAB/RPV)IIb期临床研究LATTE-2中治疗时间长达3年(160周)的数据。
ViiV Healthcare是一家由葛兰素史克(GSK)控股、辉瑞(Pfizer)和盐野义(Shionogi)持股的HIV/AIDS药物研发公司
该长效注射HIV疗法由ViiV的cabotegravir(CAB)和强生旗下杨森制药(Janssen)的rilpivirine(RPV,利匹韦林)组成,每月一次肌肉注射(IM)给药。其中,cabotegravir(CAB)是一种长效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rilpivirine(RPV)是一种长效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LATTE-2是一项多中心、平行组、开放标签IIb期研究,招募的患者均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初治HIV成人感染者,旨在评估长效注射疗法CAB/RPV 2种治疗方案(每4周一次[Q4W],每8周一次[Q8W])相对于3药口服ART方案(CAB 30mg+ABC/3TC[阿巴卡韦/拉米夫定])用于维持病毒学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
数据显示,在第160周,接受CAB/RPV Q8W方案、CAB/RPV Q4W方案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90%(n=104/115)和83%(n=95/115)的患者维持病毒学抑制。
目前试验的给药方案研究重心已经超越了病毒学抑制,并集中于解决许多HIV患者面临的未解决问题。来自LATTE-2的研究数据表明,CAB/RPV作为一种长效的注射疗法,可以提供一种替代每日口服药物的治疗选择,即每月注射一次即可!
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新突破!若该疗法能够在临床上顺利使用,也就意味着从此艾滋病可以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疾病!
基因编辑,又一HIV治疗利器
从细胞水平来看,HIV 感染 T 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阻断 HIV 感染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于这个原理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疗法面世。除了我们上文所提及的CAB/RPV疗法,基因编辑技术也开始在HIV治疗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CRISPR/Cas9系统或许为编辑HIV-1病毒基因组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潜力的工具!
近日,来自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感染疾病中心及健康科学研究生院国际卫生系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RNA引导的CRISPR/Cas9以靶向HIV-1调节基因tat和rev,其中的引导RNAs(gRNA)都基于CRISPR的特异性设计,其靶向的序列在6种主要的HIV-1亚型中都保守存在。
在共转染前每个gRNA都被克隆进CRISPRv2慢病毒中,从而创造了慢病毒载体并将之转导进入细胞。和没有转染以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CRISPR/Cas9转染稳定表达Tat和Rev的293?T和HeLa细胞后,细胞中的这两个基因表达都被成功的抑制。
Tat功能试验显示转染tat-CRISPR显着抑制了HIV-1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的表达,而Rev功能试验则显示转染rev-CRISPR后gp120的表达被完全抑制。Cas9剪切位点的靶基因出现高频的各种程度的突变。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没有检测到任何非靶标靶位点出现突变,同时Cas9的表达对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进一步在HIV-1感染的T细胞系中测试了他们的CRISPR/Cas9系统,结果发现就算进行细胞因子再刺激,p24的表达也被显着抑制,而同时使用6种gRNAs可以进一步增强编辑效率。因此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HIV-1调节基因也许是一种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有效方法。
整体而言,HIV的基因治疗目前还是集中在解决基因编辑技术上的问题,以及发现更多可用的抗 HIV 的靶点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抗 HIV 基因被发现,基因治疗可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广,该技术成熟以后,或许将终结目前“闻艾色变”的局面。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HIV治疗药物的市场规模在 200 多亿美元的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相对成熟。当然,基因治疗的出现有望打破目前的局面,或许会迅速席卷市场,使其规模与价值再上一个台阶。
现在虽然还没有HIV的基因治疗产品上市,但已有多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拯救红丝带
12月1日,便是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HIV治疗办法,并期待着这些疗法能够尽快落地转化,真正应用到病人身上。
或许,从此艾滋病可以从一种致死性疾病真的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疾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于2014年所提出了“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很快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