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卫生部门获悉,该省今年1月在全国创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首批10个试点县半年以来,形成“居民健康水平得提升、医生收入公平有保障、政府资金投入能问效”的三赢成果。近日,该举措又在16个县区推广,预计2018年年底在全省推开。
“两卡制”即医务人员通过个人身份识别码(“绩效卡”)登录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居民接受服务后,通过身份证、健康卡或人脸识别等方式(“认证卡”)在系统内确认服务真实性。“两卡制”基础工作就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有工作指标进行分解,每个工作量化成工分值。每位医生配备唯一工号或二维码,为居民提供某项服务后,系统记录此工分值。该系统还可以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医生进行提醒,对慢病患者实时提醒改善健康方式。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处长夏北海介绍,“两卡制”的实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个转变:即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资金分配标准由按常住人口数量向按实际工作量转变;考核工作方式由现场人工检查为主向系统数据分析为主转变。
首批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显著增加,主动参与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显著提高,与家庭医生的互动更加密切。部分地区的高血压及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规范服药率均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达到77.86%,血糖控制率达到47.51%。居民可以通过系统选择不同的医生接受服务,促进基层卫生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试点县区通过信息系统对每家机构、每位医生提供服务工作量均能记录、统计以及追溯,为年终分配经费提供精准依据,保证分配的公平、公开。同时分配依据全部可查询,也最大限度保证分配的公开。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表示,“两卡制”试点以来,真正确保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买”到了居民的健康改善结果,资金真正发挥了作用。同时充分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还有效解决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各种原因导致的服务不深入、健康数据准确性不高、慢病管理低水平、健康数据信息化以及使用率偏低的一些主要问题,精确体现工作的绩效评价,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