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16日讯 “跑路几千里,排队几昼夜,等候几小时,就诊几分钟,花费几万元。”这句医疗圈流行的调侃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质量差异大、转诊协同差、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低的医疗现状。
在日前举办的“2018中国卫生健康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国际远程医疗与健康服务大会”上,中日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主任卢清君表示,目前来看,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等业务协同,或许可以成为缓解我国“看病就医”难题的途径之一。
然而,我国远程医疗在走过20年的历程后,仍旧面临一系列难题,会上,专家指出,这其中包括信息资源平台不开放和没有被纳入医保等等。
重装备轻应用,服务缺乏顶层设计
卢清君介绍,我国远程医疗目前有两种模式,一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模式,二是医疗机构对患者的互联网诊疗模式。此外,还有一类辅助医疗模式,属于健康促进范畴而不是医疗范畴。
互联网诊疗模式目前仅限于部分常见病的复诊,即病人初诊一定要前往医院见医生。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才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复诊或随访。“病人初诊如果通过互联网视频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患者自身描述病情并不专业,医生也难以获悉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目前国家是不允许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初诊的。”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张梅奎主任表示。
“基层医生将患者病历传输给远程专家就靠谱了。”张梅奎解释,这是目前主流的远程医疗模式,患者前往基层医院就诊,基层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复杂而当地医疗条件难以诊疗时,即可向远程会诊中心申请远程医疗,将患者的病历资料传输至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医疗专家将帮助基层医院大夫更科学地制定诊疗方案。
针对近年来较火的健康咨询、网上挂号、查询检查结果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等,卢清君表示,这些均属于医疗辅助业务,患者可以登录各大医疗平台进行咨询。不过,医疗辅助业务属于市场行为和医疗知识分享行为,并不在远程医疗范畴之内。
然而,“远程医疗仍旧存在诸如重装备、轻应用,缺乏远程医疗顶层设计,业务流程与临床工作衔接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卢清君总结说,远程医疗强调了视频传输质量,忽略了病历数据质量;强调了技术表现形式,忽略了临床应用特点;强调了行业资本投入,忽略了实际绩效产出;强调了炒作商业概念,忽略了临床资源现状。
浮夸的宣传、幼稚的技术平台和不切实际的流程都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之殇。“不少平台宣称患者可一键链接专家,其实是没有正视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病情需要分级的问题,是绝对不符合医院实际的。”卢清君直言。
“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远程医疗符合医疗规律。医疗行业需要执业资质和医疗质量管理,而不是开发一个APP就能做医疗。”卢清君表示,国务院26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互联网医院需要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开办。
定价低报销难,治疗成本谁来分摊
目前,全国各地远程医疗收费不统一,大致在50—2000元不等,然而,据卢清君估算,一次30分钟的视频会诊平均成本却在3000—5000元之间。由于医保部门难以核算远程医疗成本等原因,不能报销也是远程医疗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卢清君介绍,由于全国各地定价原则不一样,商业定价和政府定价并存,目前远程医疗的定价“非常不合理”。
在贵州,专家出一次门诊是300元,半小时可以看5位病人,但贵州省省内远程会诊一次100元,半小时仅能看1位病人,因为远程医生要在远程会诊的过程中解答基层医生的诸多问题。
远程医疗定价低且各地不统一,仅从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来看,就高达3000—5000元。远程医疗设备动辄百万,不论何种疾病,一次远程会诊至少需要六七人参加,主要包括远程医疗专家、基层医院的主治医师和技术支持管理以及维护远程云平台的团队。
目前很多医院搭建了远程医疗平台,各自承担远程医疗的高昂成本。但由于定价问题没有解决,远程医疗不能医保报销,医院成本分摊不下来,很多医院的远程医疗沦为了“做做样子”。
卢清君指出,现在有一些医院为减少运行成本,甚至连专线网络都取消了,远程医疗在某些医院名存实亡。(实习记者 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