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22日讯 8月20日,受业绩不及预期影响,云南白药(81.760, 1.76, 2.20%)(000538.SZ)收跌6.21%。
8月17日(周五)晚,云南白药披露了半年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4.19亿元,同比下滑1.21%。这是近十年以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作为国内消肿止痛百年品牌,云南白药过去一直保持着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也是市场所追捧的医药大白马。
大白马的业绩增长戛然而止,是短期阵痛?还是已经走到了强弩之末?
具体来看看公司的经营情况。
毛利率下降 扣非后利润下滑
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29.74亿元,同比增加8.47%。营收增速创下近十年中报的最低水平。
以下为根据公开数据绘制的公司业绩及业绩增速变化:
公司收入由工业销售与商业销售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工业销售主要为药品、日化等,贡献约40%营收,毛利率较高,在65%上下,为公司毛利的主要来源;商业销售贡献约60%营收,但毛利率较低,在7%上下。
公司营收增速出现下滑主要因工业销售收入增速明显下降。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99%至50.25亿元,增速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的9.5%。
高毛利率的工业销售收入增速下降,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下降,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30.44%,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34个百分点。
从盈利情况来看,公司扣非后利润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4.19亿元,同比下滑1.21%。这是近十年以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进一步翻查相关信息,影响公司业绩更深层次的因素或许在于,主要产品提价后销量出现下滑。
老品牌遭遇新挑战:产品提价后销量下滑
根据云南白药于2018年6月8日披露的债券2018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受成本增长影响,2017年公司主要OTC药品提价、销量下滑。从药品剂型来看,2017年公司药品中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销售均价分别同比增长4.88%、77.20%、23.80%、89.70%,销量分别同比变动0.40%、-21.67%、-53.50%、-20.37%。
以下为公司债券2018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中披露的主要药品品种产销情况表:
根据公开资料,尽管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均价大幅增长,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增长、营业成本增加,公司药品毛利率同比变动不大。
根据公司债券2018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国内中药材价格指数从2017年初的155.14增长到2017年末的165.43,全年上涨10.29点,环比上涨6.6%。
公司提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但同时却导致相关产品销量出现下滑,未来涨价空间有限。若中药材价格持续增加,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另外,公司存货规模逐渐增加,由2014年中报的48.55亿元增加至2018年中报的89.9亿元,增加85%,存货周转率由2015年中报的1.31次下降至2018年中报的1.02次。
重要股东拟减持
业绩之外,公司重要股东的增减持动作也值得关注。
2018年7月9日,云南白药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10.09%股份的股东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和集团”)计划在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4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而合和集团在2017年已经减持部分手中股权。根据公开资料,2017年5月至7月,合和集团减持973万股公司股份,减持参考市值约9亿元。
以下为相关公告中披露的合和集团减持股份情况:
中西药品和日用品零售额增速下降中西药品和日用品零售额增速下降
从行业环境来看,近年来,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2011年的18.5%下滑至2017年的10.2%。
受此影响,2017年,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速较2012年放缓1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日用品类零售额较2011年放缓16个百分点。
以下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绘制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西药品和日用品零售额增速变化:
随着相关行业零售额增速的逐渐下滑,行业内公司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同时,上游中药材涨价,增加了云南白药成本压力,而通过提价转移成本所带来的弹性越来越小,对于大幅提价的药品,市场开始不买账。
总的来看,云南白药面临的挑战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