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第一个PD-1抗体:Opdivo的开发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6  浏览次数:84

       随着PD-1抗体药物欧狄沃(英文商品名: Opdivo, 英文通用名:Nivolumab)已于8月28号在中国进入铺货销售阶段,国内肺癌患者终于可以使用到这一革命性的抗癌药物。作者由于工作原因,过去一年多里阅读了一些这个药物的开发历程的文献。发现之前中文报道中,多少有些和作者了解到的事实有所出入,特撰此文,供大家讨论。

       第一部分:PD-1的发现和功能鉴定

       1992年,日本科学家TasukuHonjo (本庶佑) 从小鼠上分离、鉴定了PD-1基因,得到了小鼠PD-1蛋白,这一成果发表在1992年的EMBO杂志上(1)。在这篇文章中,本庶佑认为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PD-1的活化会导致T细胞的凋亡,这也是PD-1蛋白的命名由来(Programmed Death-1)。本庶佑在这篇文章中公布了PD-1蛋白的序列,随后几年接连发表了一系列研究PD-1的成果,如1994年他找到了人类PD-1基因和蛋白(2),并在1999年首先提出PD-1是一个免疫系统的负调控因子(3)。这一成果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太多重视,就连本庶佑本人也是以B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

       2000年,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DFCI,隶属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的Gordon Freeman和本庶佑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同阐述了PD-1/PD-L1对人体T细胞的调控作用,这一领域才逐渐引起重视(4)。在这篇文章中,Freeman等人不仅发现了属于B7蛋白家族的PD-L1蛋白是PD-1的配体,还首先证明了 PD-L1通过结合PD-1,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Freeman关注到PD-1并非偶然,他和妻子Arlene Sharpe一直从事B7蛋白家族的研究。他们先前就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办法找到了很多和B7蛋白基因相似的B7蛋白家族成员。根据CTLA-4蛋白会和B7家族的B7-1、B7-2蛋白结合, PD-1蛋白又和CTLA-4结构有类似片段,同属一个蛋白家族等已知信息,Freeman推测自己发现的B7蛋白家族中,可能有PD-1的配体。当时PD-1尚未成为热门研究领域,没有商业化的PD-1蛋白供实验用,Freeman于是和本庶佑合作,就此发现了PD-L1和PD-1在免疫系统里的负调控功能。Gordon Freeman 79年哈佛博士毕业后就加入了DFCI,从博士后做起。本庶佑1984年开始就在东京大学任职,先前中文报道里有不少说Gordon Freeman是本庶佑的博士后,这个说法应不是事实。

       华裔学者陈列平教授当时也从事B7家族蛋白的研究,通过和Freeman类似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他于1999年12月首先发表了PD-L1的基因及蛋白序列(5),在这篇文章中,陈列平以B7H1称呼PD-L1蛋白。遗憾的是陈列平没有找到B7H1的配体,而且标题中认为B7H1是共刺激T细胞的增殖,这和后来多数人的认知略有不同。陈列平的文章比Freeman早10个月公布。Freeman的相关专利于1999年8月提交,比陈列平早3个月,在这个专利中Freeman也公布了PD-L1的序列,可以认为陈列平和Freeman几乎同时发现了PD-L1蛋白。后来陈列平于2002年发表文章,指出大多数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实现免疫逃逸(6),这为开发PD-1/PD-L1药物用于癌症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发现PD-1/PD-L1通路对T细胞有负调控作用后,当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条通路可能用于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的开发,2001年6月左右,本庶佑与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一起提交了一项国际专利:substance specific to human PD-1(7)。在这个专利保护下,任何物质,只要特异性与人PD-1蛋白结合,就侵犯了本庶佑和小野制药的专利。这个专利在今天可能不会被批准:专利的内容主要是PD-1的基因和蛋白序列,没有列出证据证明阻断PD-1可以用作免疫疗法。这个专利的影响,随后还会提到。

       第二部分:Medarex的研发过程

       2001年初,王常玉从Chiron公司作为研发科学家加入Medarex公司,在Chiron期间,王常玉研发了CD-40抗体,这个产品今天还在诺华公司的开发管线里。此时Medarex的CTLA-4抗体开发已进入后期,公司开始考虑后续项目。基于下述几点原因,Medarex的开发团队选中了PD-1/PD-L1作为新靶点开发肿瘤免疫药物:

       PD-1和CTLA-4同属一个蛋白家族,开发同类产品对Medarex这样的小型公司来说或许能降低系统性风险。

       本庶佑于1999年的文章(3)指出PD-1 敲除后的小鼠会出现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在有些鼠系里表现为红斑狼疮,有些则表现为心肌炎(心肌炎这一副作用日后在接受PD-1抗体治疗的病人身上也出现过)。但发病较晚,没有像CTLA-4敲除小鼠出生后一月内很快死亡。证明PD-1/PD-L1通路与体内免疫调节有关系,但副作用可能较低。

       PD-1/PD-L1通路是一个负调控因子,当时多数的免疫疗法类新药项目是激活免疫细胞上的靶点蛋白为目的,比如IL-2、CD40抗体、4-1BB抗体等。Medarex的研发团队认为,刺激免疫细胞的药物就像轰油门,临床开发的风险很高:难以控制毒性。而负调控因子就像踩刹车,这类因子往往只存在于已激活的T细胞里,比如正常的T细胞不表达PD-1,毒性相对较小。这一观点在后续的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4-1BB抗体和CD40抗体的毒性都太强,很难控制。

       十多年后回过头看,当时Medarex在这个项目上承担了巨大的风险:PD-1不是研究的热点,除了本庶佑团队的成果外没有什么文献和数据提供理论支持。Medarex在立项和开发时也没有得到任何外部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他们立项时甚至不知道本庶佑已经申请了关于PD-1的专利。Medarex对PD-1的认识也有一定局限性,并没有预测到PD-1抗体会成为新一代广谱性、革命性的抗癌药物。这也埋下了日后出售自己的种子。

       除此以外,当时该项目的研究条件不充分,所有的实验材料都要靠Medarex团队自己解决。王常玉带领的团队启动这个项目时,PD-1,PD-L1, PD-L2这三个靶点蛋白都要自己动手PCR克隆基因并表达蛋白,而无法外购。当时很多实验条件也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最先攻克的是PD-L1的基因克隆和蛋白表达,所以在Medarex的内部代号里,PD-L1项目的代号是MDX-1105,反而排在PD-1项目MDX-1106前面,MDX-1107则是PD-L2项目的代号。

       借助Medarex当时已有的人源化小鼠抗体平台,Medarex的研究人员用PD-1、PD-L1和PD-L2蛋白注射小鼠,并从小鼠脾 脏里分离到了能生产上述抗体的B细胞,再通过融合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就得到了能长期稳定产生上述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这项工作由是杂交瘤组的吴仪和黄海春协助完成。

       通过测序知道筛选到的PD-1抗体的可变区后,Medarex团队设计了新的序列,将PD-1抗体的可变区与IgG4恒定区结合,同时将IgG4恒定区的228位点丝氨酸替换成脯氨酸,解决了天然IgG4抗体在体内的不稳定性问题。这样就得到了Nivolumab。

       MDX-1106在抗体筛选阶段是比较顺利的,2001年初立项,同年底就拿到了先导抗体。随后的临床前开发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比如建立体外活性检测方法、小鼠动物模型及食蟹猴毒理实验方法等等。PD-1在当时仍属全新领域,基础科研缺乏积累,团队必须在一片空白中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实验方法。其中主要难点在于找到一个可靠的鲁棒性体外实验方法以评估抗体的功能和活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方法的建立。随后的动物模型实验也多有波折,当时主流的小鼠肿瘤模型对PD-1抗体基本没有应答,直到2004年底才在MC38肿瘤模型上观察到了一定疗效。如今全球各地的PD-1/PD-L1抗体开发项目多会使用MC38肿瘤模型。

       出于公司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Medarex在完成Nivolumab的研发后,只通过专利的形式对Nivolumab进行了保护,未立刻发表文章。直到2014年Nivolumab上市前夕才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Nivolumab的筛选和鉴定过程及食蟹猴毒理实验数据(8),此文第一作者是王常玉。按照文中提及的团队分工,王常玉负责这个项目的概念设计、试验方法的开发等等工作以及项目的监督,是Nivolumab毫无争议的第一发明人。

       2003年1月,本庶佑和小野制药的专利(7)公布了,Medarex意识到自己的PD-1抗体可能绕不开这个专利,作为早期研发型公司也需要合作伙伴分摊高昂的临床开发费用,双方于2005年5月13日宣布达成合作协议(9),新闻稿中明确提到使用小野制药的PD-1专利和Medarex的抗体开发平台以共同开发PD-1抗体。根据双方的协议,小野制药获得了PD-1抗体除北美以外的全球权益,而Medarex保留了PD-1抗体在北美的商业权益。有理由相信,本庶佑和小野制药并未重视PD-1单抗的临床价值。2011年,收购了Medarex的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没花什么代价就从小野制药换回了PD-1抗体在欧洲和中国的商业权益(10)。Nivolumab在中国开始销售的头两天的销售额金额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这恐怕远出乎签署协议双方的意料。

       2004年前后,Medarex一方面和小野制药展开谈判,一方面也在构建自己的专利保护壁垒,赶在双方达成协议前的2005年5月9日,提交了多份和PD-1相关的专利: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anti-pd-1 antibodies(11)、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Programmed Death 1(PD-1)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Anti-PD-1 Antibodie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Immunotherapeutics(12)、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anti-PD-1 antibodie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CTLA-4 antibodies(13)等等。先前有不少中文报道中认为小野制药参与了PD-1抗体的开发,一个理由就是上述专利中有小野制药的名字。事实上,上述几份专利的申请机构和发明人均来自Medarex,与小野制药完全无关。权利人中包含小野制药的原因是2014年6月,BMS和小野制药为了准备起诉默沙东,双方交叉持有相互授权对方一系列专利,从而在这些专利上添加了小野制药。如果这些中文报道能看看专利的变迁过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

       2014年9月4日,在默沙东公司的PD-1单抗Keytruda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当夜,BMS向默沙东公司提起了诉讼,称默沙东的Keytruda侵犯了BMS/小野制药关于PD-1抗体用于治疗癌症的系列专利。

       2017年1月20日,BMS/小野制药公司宣布和默沙东就PD-1单抗的专利诉讼签署了一项和解及全球专利许可协议(14):默沙东要向BMS/小野制药支付6.25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在2017~2023年间Keytruda销售额的6.5%,2024~2026年间Keytruda销售额的2.4%,BMS和小野将按75/25的比例分成。粗略估算默沙东总共将支付超过60亿美元。

 
关键词: Opdivo , PD-1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