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根据各类影像项目的市场规模推测国内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规模在500亿以上,其中CT(断层扫描)、MR(核磁共振)市场规模在350亿左右,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市场规模在50-100亿,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俗称拍片)市场规模约140亿。
所谓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Medical Imaging Center),就是指依法设立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出具影像诊断意见,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
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在美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根据Frost&Sullivan披露的数据,2009年至2015年美国医疗影像诊断市场从46.6亿美元扩张到87.1亿美元,其中40%的市场来源于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目前美国已有接近7000家医疗影像中心,其中完全独立的影像中心约2421家,占比约35%。
目前美国独立医学影像中心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类是含设备的影像中心,代表有阿莱恩斯医疗服务公司(Alliance Healthcare Services),公司运营有近600台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设备,是美国最大的移动影像诊断服务提供商、医院驻点影像服务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提供商;第二类是提供专家读片服务的虚拟影像中心。
相较于美国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如火如荼,我国才开始崭露头角。2017年2月,原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新增“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5类医疗机构类别,同年8月,卫计委宣布在已批准的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基础上,再新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5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至此,包括独立影像中心在内的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迎来发展黄金期。
随着我国大型三甲医院病人负荷过重,以及分级诊疗带来的基层影像中心建立的挑战,我国独立影响中心将步入快速发展期。国金证券根据各类影像项目的市场规模推测国内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的规模在500亿以上,其中CT(断层扫描)、MR(核磁共振)市场规模在350亿左右,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市场规模在50-100亿,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俗称拍片)市场规模约140亿。
然而目前我国独立影像中心参与者并不多,根据智研咨询统计,我国医疗影像相关企业超过700家,其中独立影像中心仅14家,比较有名的有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上海世正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广宇集团和上海世正)、一脉阳光医学影中心、平安好医医学影像中心、开普影像、全景医疗、明峰医疗等。
整体来看,国内目前投入第三方影像中心主要有四种力量:一是注于从事医学影像中心运营,如一脉阳光;二是部分设备厂商,如明峰医疗;三是跨界企业如阿里、平安,通过在第三方影像跑马圈地拓展大健康领域,四是基于远程诊断的“互联网+公司”模式,如翼展科技。(火石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