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了解到,在我国医药市场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品种中存在过度获批生产、已有批准文号供大于求、利用率较低的现象,市场集中程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比如常用药甲硝唑,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甲硝唑上榜。而在中国药学会近几年对市场在售药品情况监测的情况看,甲硝唑依然在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的行列中。
再比如维生素C,遴选出的298个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维生素C也和甲硝唑一样,成为过度重复药品品种名单中的“老脸”。对此,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丁丽霞表示,药品品种“扎堆竞争”问题不容忽视,建议药企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食药监总局也提醒社会投资方和相关企业,应该慎行投资经营决策。
当前,很多药品市场需求已饱和或接近饱和,以抗生素和感冒药等常见病用药为主,而除了甲硝唑和维生素C,诺氟沙星、阿司匹林、安乃近、头孢类等常见药品也是过度重复的药品。
笔者获悉,在此之前,国家食药监局就有提醒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要充分了解市场供需状况,科学评估药品研发风险,慎重进行投资经营决策。各地食药监部门也要加强对相关药品注册申请的受理审查、研制现场核查和生产现场检查,对已经公布的过度重复药品品种,主动做好宣传工作,引导企业理性研发和申报。
不过,从当前现状来看,药品品种过度竞争的情形仍未得到缓解。相关行业观察人士介绍:“从此前公布的医院用药大数据来看,很多品种药物的前十大品牌拿走了销售量90%市场份额,所以同一品种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药企重复生产,市场上留下十家企业生产销售都能基本满足需求。”
业内人士也分析,过度重复药品目录还会不断公布,药品申报程序也会日趋严格,很多药企或将转向其他领域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药企分散稳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从而保持相对合适的利润,避免药品品种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那么,该如何解决药品扎堆竞争的难题呢?根据丁丽霞的介绍,目前药品生产端可基本满足常见病用药的市场供应,市场操作方向应在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努力。丁丽霞建议,可以开展动态监测研究,促进医药企业减少乃至停止供大于求、过度重复品种的注册申请,调整研发方向。
也有观点提出,相关部门要根据药品注册审批情况,继续完善药品注册信息发布制度,有效引导药物研发的立项和选题,将有限的资源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审评审批倾斜,避免大量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
“中国药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可以对过度重复进行清理。”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说。目前,我国正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在促使仿制药在临床上替代原研药,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让药品过度重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国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