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是近几年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同时也是人体内的一个“隐形”器官。近期,一篇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揭示:肠道菌与肝 脏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存在关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调控因子。
来自于国家癌症研究所(CCR)的科学家们发现,利用抗生素治疗肝癌小鼠,可以有效减少肿瘤大小并抑制其转移。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这主要源于肠道细菌对肝 脏免疫细胞的影响。文章作者Tim Greten教授认为,这一发现对了解肝癌致病机制以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肠道菌影响肝 脏的抗肿瘤免疫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构建了3种肝癌小鼠模型,并发现在给小鼠服用抗生素“鸡尾酒”后,其体内的肝 脏肿瘤会缩小。
那么,抑制细菌与肿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将目标转向肝 脏中的免疫细胞。结果发现,抗生素治疗会上调小鼠肝 脏中一类免疫细胞——NKT细胞的数量。
进一步试验表明,正是因为这些NKT细胞的增加,才促使肿瘤缩小。随后,他们发现,NKT细胞在肝 脏内的累积,得益于肝 脏毛细血管内细胞表面的CXCL16蛋白表达量的增加。
最后,研究团队发现,一种细菌——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scindens)会控制小鼠肠道内胆汁酸的代谢,并逐步影响CXCL16的表达、NKT细胞的累积以及肝癌的生长。
研究意义
虽然已有很多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关联,但是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确定了一种相关性,还解析了细菌影响肝 脏免疫反应的完整机制,即肠道微生物利用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调控NKT细胞反应,从而对肝 脏肿瘤产生影响。
同时,他们还发现,胆汁酸会调控人类肝 脏中CXCL16蛋白的表达。虽然这些结果还是初步的,但是为解析肝癌机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