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9日讯 和原研药疗效一模一样,价格便宜很多,极大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就是这样的一个药,进医院销售却阻力重重!
▍央视报道仿制药,国产吉非替尼成为样板
这是国产的吉非替尼,“焦点访谈”报道了!
5月8日晚,“焦点访谈”以国产的的吉非替尼为例,对仿制药的前生今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专题报道。
吉非替尼是针对肺癌的治疗药物,由外企率先研发成功,2005年在中国上市。独家销售了10多年,没有竞争,在国内市场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每盒售价5000元左右。
▍耗资1.2亿,国产吉非替尼打破垄断
2017年2月18日,齐鲁制药研发的吉非替尼及片剂正式上市,并于2017年12月29号,第一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和原研相比,处方工艺、质量检测结果、临床效果完全一致。历时6年多,花费1.2亿人民币。
上市后,就成为外企药品的有力竞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市场垄断,也使外企的吉非替尼的价格大幅下降,从每盒5000元下降到了2500元。
▍性价比高、利国利民,患者医生都受益
山东肿瘤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算了个账“采用国产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国家大约承担两万块钱左右,患者大约承担两万块钱左右,此后就能得到终生用药。这对于绝大部分患者,都能负担的起,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癌症的痛苦和不幸,在药物治疗时,能够给患者及家庭缓解部分经济压力,善莫大焉。
正如采访中,有医生发自肺腑的感言,看到因为经济原因得不到治疗的患者,医生其实是痛心疾首的。客观来说,国产仿制药的上市,对于临床医生、患者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获益,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市场推广不理想,地方规定,壁垒重重
但尴尬的是,市场推广并不理想,和产品无关,只是壁垒重重。
据了解,齐鲁的吉非替尼,从2016年底获得上市许可,至今只进入了200多家医院。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不合理的规定。
产品先通过集中采购,投标中标,再通过医院的药事委员会,如果一切顺利进入医院后,在使用当面也遇到一些限制。
在“焦点访谈”中,有家药企的副总裁就表示,一些省市明确规定,在国家36个谈判品种中,原研药不占药占比、而仿制药占药占比,限制了医院的处方。
在医保方面,原研药和仿制药在医院里都可以报销的,但在药店里面,仿制药不报销,进口药可以报销。
▍国务院发文,优秀仿制药和原研,一视同仁
尽管关卡重重,但国家高层已经注意到,并出了详细的规定。
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鼓励发展仿制药,并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
鼓励医院使用,相互替代
明确表示:将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在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便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选择使用。
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药事管理,制定鼓励使用仿制药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
医保支付,一视同仁
要发挥基本医疗保险的激励作用。加快制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原研药按相同标准支付。
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不得按商品名或生产厂家进行限定,要及时更新医保信息系统,确保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同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通过医保支付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仿制药。
▍政策落地,少些壁垒,自由竞争
为国家点赞,这也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应有的市场待遇。
在此,希望这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全面落地的过程中,不被人为设置诸多障碍。让原研和仿制药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至少给患者和医生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