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连着两天对准医药行业,谈起了老百姓不太懂的创新药和仿制药。在中国要做好生意,就一定要关注新闻联播和读懂焦点访谈。这些民众关注最高的节目可不是随意编播的,通常都大政策大变局的前奏或者冲锋号。
这次医药连着两天上《焦点访谈》又有什么含意?会带来什么变化?
周一的新闻焦点是创新药,讲过去新药上市慢,患者冒险找代购从国外买,药企抱怨新药审批慢,审评官员则感叹人少项目多。再讲新药注册改革实施后审批如何提速,如何通过医保和价格谈判让患者用得起。
周二的新闻焦点是仿制药,讲靶向药虽好但患者用不起,有仿制品之后才造福了普通患者。政府敦促企业提高品质,同时解决仿制药临床使用障碍。
系列政策的目的很明白:减轻患者负担,增加用药选择,关系到国民健康,也关系到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此次新政促进国产仿制药生产和使用, 扩大新药和进口药的供应端,可以说是下了一盘倒逼药企改革的大棋。
以后的医药市场主要就是两大类产品:专利创新药和非专利药。前者研发高成本高风险,但政府鼓励并且允许高价格高利润。尤其中兴事件以后,扶持本土新药研发能力更具战略意义,新药也会成为医药行业的主要看点。
不过你也不要对创新药过于乐观,除非你有本事拿下国际市场。中国的医疗费用只占GDP的6%(而美国占GDP18%),所以不可能出现创新药高价又跑量的情况。医保的基本方向还是保基本,商保再公立医院体系没有根本变化前也翻不了身。靠老百姓自费就更加呵呵了,群众的腰包早就被房贷透支。
政府的策略是加大供应,接下来中国可能是全球新药上市最多的国家:十几个肿瘤免疫药,几十个单抗类似物,上百个小分子靶向药。都想走医保支付?看谁砍价力度大吧,除非你有绝活。
非专利药接下来就是搞仿制品替代,除了鼓励生产和医保支付,也希望告诉老百姓仿制品只要通过一致性评价就可以放心用。一致性评价已经被拔到空前的高度,所以再有难度它也基本会如期完成。
过不了的品种或厂家就跟行业拜拜了,能过的肯定销量会大涨,但是利润会不会同步增长就不知道,因为政府推行一致性评价是为了让有限的医保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不是让药企发财,再说全世界做仿制药的企业都没有发大财的。
受伤最大的是过去卖得火的辅助药和中药注射剂,2017年上市药企年报显示这些品种都有30-40%的跌幅,2018还会继续下跌,这些品种的生命周期已经到头了。
这两年药品政策出得太多太用力,但医药市场仍然昂然向上,因为医药是刚需,而且中国医药市场总体还是极不饱和的。2017年年上市药企出现了非常明显得两极化趋势:市盈率越高的公司涨势越大市值越来越高,很多药企市盈率不到20倍仍然股价低迷,背后根源就是有没有踩准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两条主线。
2020年前是医药行业大洗牌的阶段,大量药企会被淘汰或者兼并,大量从业人员也会被挤出去。对个人而言,除了加入符合两大方向的企业,还需要对政策执行力度有清醒认识,不要心存侥幸。做2019年规划时预估一个最坏的局面,看看自己或公司能否应对。同时需要跳出传统卖药的模式,看看整个疾病生态圈都在发生哪些变化。办法总比困难多,这话永远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