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7日讯 又有两大科室,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支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诊断试剂都将从中获益。
5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这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一个配套文件。
其中,母婴安全行动计划提出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全国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5‰。
为达到这一目标,将在全国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开展此项行动。
而在行动内容中,包括妊娠风险防范、危急重症救治、质量安全提升、专科能力建设、便民优质服务等五个方面。其中,与医疗器械关联性最强的是专科能力建设――
通知提出,综合性医院着力加强妊娠合并症处置、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重点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
分娩量较大的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着力加强产科亚专科和新生儿科建设,逐步建立产科重点专病医疗组。
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促进孕产妇和婴幼儿安全应用中药;加强危急重症中西医临床协作,提升诊疗救治能力。
通知提出,优化诊疗资源配置。按照开放床位和配置标准,足额配备医护人员和设施设备,确保服务资源与服务量相匹配。在门诊合理安排B超等设备,增加胎心监护等可穿戴设备,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
优化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集中产科门诊、超声检查、胎心监护、采血、尿检、缴费等环节,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自助服务设备,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在儿科和儿童保健门诊设立母乳喂养室。
通知还提出促进保健专科发展、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推进科研攻关和临床转化,以及2018年至2020年每年的重点工作安排。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提出了儿童健康促进、新生儿安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儿童早期发展、儿童营养改善、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善等多项行动内容。
通知提出,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医疗机构中医儿科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儿科中医适宜技术,重点围绕儿童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针对技术、方案和产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
加强儿科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提升儿科临床研究能力。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儿童短缺药品、剂型和医疗器械,促进儿童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
笔者认为,这两项行动计划,将大大促进妇幼医疗机构,综合医院的妇科、儿童建设,无论是临床、科研,还是医疗设备、诊断设备、诊断试剂、医用耗材产品,都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潜机。
附:健康儿童行动计划6项主要目标
到2020年:
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和9.5‰以下。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控制在12%以下、7%以下和5%以下。
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
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逐步扩大,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70%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地中海贫血筛查率逐步提高,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
儿童艾滋病、梅毒、乙肝、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进一步得到控制;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均达到90%以上;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均达到90%以上;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到95%以上。
儿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等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肥胖、视力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得到有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