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大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不干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3  浏览次数:92
  医药网4月27日讯 今年以来,已有大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主动歇业、停产,甚至注销GMP、GSP证!     ▍大批药企,不干了!     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药监局发布《关于拟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公示(2018年第1号)》。       根据公告,两家药品生产企业均是主动向药监部门提交了《药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申请。     具体情况如下:       其实,对于药企主动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在目前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应该说,这是业内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药企主动或者存在主动的因素,而被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早在今年1月19日,重庆市食药监局发布《关于注销重庆百花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个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根据公告,重庆百花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毕兹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常捷医药有限公司,因企业关闭或不具备药品生产条件,被依法注销上述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     而在今年2月26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许可证》注销公示,有7家药品生产企业因《药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主动放弃换发许可,被予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这7家药企分别是青岛赛普莱新药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山东枣庄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长清制药厂、山东省平度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山东昌桥药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大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上述只是笔者举的部分例子,药厂消失的速度,远超乎你的想象。     此前,笔者的在文章《怎么了?数百家药企在甩卖!》中提到,在医药行业,目前,卖厂或者是关闭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     纵观近年来的政策环境,无论药品招标、医保控费,还是一致性评价,都将促使药企对其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当市场需求。     但不少药企面临无法适当调整,自身改革跟不上的情况下,只能卖厂或者寻求合作。成功的,相当于找到了靠山,可以继续发展;而那些没有被并购成功的,必将出局。而这种出局,很多时候还是像上文举例的情况,企业主动注销生产许可,彻底不干了。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这轮大洗牌过后,国内的药厂可能将只剩下1000家。     ▍大批药商,也不干了!     近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同意安徽东南药业有限公司等药品批发企业歇业的函》。根据通知,2017年以来,主动申请歇业的药品经营企业已经高达45家。     申请歇业的相关企业信息(2017年以来汇总数据)     近两年,也被称为医药商业“关键之年”。想想,有多少个地方的医药商业因为资金链问题、税票问题、利润问题导致停业整顿的、被兼并的,或者直接不玩了……     业内人士对赛柏蓝表示,安徽省作为医改排头兵,两票制执行早,药商淘汰率高,药企之所以申请歇业,可能是规避检查。     事实上,除了两票制,众多药商面临的,还有来自配送率、回款的压力。     对于药商来说,配送不达标将面临严苛的处罚。轻则予以警告,重则暂停交易,甚至取消配送资格,纳入不良记录。     此外,据了解,纯销毛利率在5%-8%,但医疗机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加上财务管理费用,销售净利率基本在1%左右。     所以,在两票制之前,对于医药商业而言,卖药赚不赚钱已不重要,“票”赚钱就行,即使再小的商业公司,也可以避免资金的烦恼。如今,有关部门对下游终端的监管更加严格,商业票据管理力度也更严格,再加上医院回款问题,很多中小型药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据统计,全国1.19万家商业,仅仅2017年就消失了1050多家。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还有50%甚至更多的商业将会消失。     毫无疑问,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生产到流通的大洗牌。最终又有多少药企、药商成功突围,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药品生产企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