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4月18日讯 又双叒叕一家,业内知名的潜力股企业——南京微创,IPO终止审查了!
年利润逾亿元的械企IPO审查终止
3月30日,在证监会新公布出来的IPO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出现了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微创”)。
南京微创拟登陆上交所。去年5月,南京微创在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去年12月,更新披露招股说明书;今年3月,IPO审查终止。
目前,尚不清楚,南京微创为何会终止IPO审查?系主动终止?OR被动终止?
南京微创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原本是内镜诊疗器械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后又通过并购增加了肿瘤消融设备及耗材产品线。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活检钳、支架(食道、胆道、肠道等)、引流管、取石网篮、圈套器、取样针、软组织夹等内镜诊疗器械,以及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消融针等消融器械。其中,内镜诊疗器械占了营收的8成以上。
这十几年来,南京微创的股权几经变更,目前其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微创咨询(系“微创医疗”变更后名称),持股30.76%;中科招商,持股30.18%;Huakang,持股20.52%。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没有实际控制人。
(南京微创的第一大股东曾简称“微创医疗”,但此“微创医疗”非H股上市、中日合资、常兆华主掌的上海微创,而是南京微创医疗产品有限公司的简称。)
2014-2016年,南京微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3亿、2.61亿、4.14亿,同期净利润2928.24万、3536.41万、7277.09万。2017年1-6月,南京微创实现营收3.19亿,净利润7319.25万,以此推算,公司全年净利润应超过1亿元。
南京微创近几年的业绩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产品毛利率也高,且其产品近半走外销的路子,主要出口到欧洲和美洲地区。
内镜相关器械,又一家融资受挫
与跨国企业相比,中国内镜诊疗器械生产企业起步较晚,这个市场进口产品仍然占据相对优势地位,国产与进口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南京微创作为早起的国产先行者之一,经过近20年的耕耘,其部分产品已能与进口争一争了。
在内镜诊疗器械这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南京微创的主要竞争对手,进口为波科、库克、奥林巴斯等跨国巨头,国产为常州久虹和杭州安瑞等企业。
此外,去年在A股上市的深圳开立在去年底宣布收购上海威尔逊,这也是一家内镜诊疗器械生产企业。开立原本就有内窥镜业务,收购之后,公司的产品线进一步拓展到了内镜诊疗器械这个配套产品领域。
南京微创如能成功IPO,将成为国内首个登陆A股上市的内镜诊疗器械生产企业。然而,此番IPO终止审查,公司上市计划能否再进行下去,还尚不可知。
作为内镜诊疗器械的国产代表企业之一,南京微创的上市融资遭遇挫折。而在另一个内镜相关领域——内窥镜配套手术器械,也有国产企业的上市融资遇挫折。
2017年3月,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登陆上交所。然而,当年12月,康基医疗IPO终止审查。
康基医疗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的研发、生产,公司主要产品类别为一次性穿刺器、一次性结扎夹、一次性钳类、重复性钳类、重复性穿刺器等。
康基医疗的竞争对手,进口主要为美敦力、强生、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国产主要是江苏三连星海、浙江天松、广州迪克等。
在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这个领域,进口相比国产,目前还是更占优势的,且差距不小。
康基医疗本来有望成为国产内镜微创手术器械的上市企业代表,然而IPO的终止审查,使其上市梦想也戛然中止了。
行业“灾难”,国产械企上市接连梦碎
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从严审核,早已闻名。
据前瞻IPO (qianzhanipo)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71家IPO企业首发上会,其中,32家顺利过会,32家被否,3家取消审核(剔除2家二次上会),4家暂缓表决(剔除1家已二次上会)。2018一季度的过会率仅有45.07%!
倒在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枪口下的企业很多,这其中,医疗器械是各个行业中的“倒霉”大户之一。
第十七届发审委开工以来,共有7家医疗器械企业闯关过会,结果如下:
2018年3月,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2018年2月,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2018年1月,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2017年12月,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2017年10月,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
仅2家企业成功过会,振德是敷料出口三强之一,新产业是IVD明星企业,化学发光国产第一家。
而同为敷料出口三强的稳健、IVD领域的雷杜、血净和病房护理类耗材的天益、磁共振的贝斯达、DR隐形销量冠军安健科技,这5家企业却都过会失败了。
此外,2018年才过了不到三分之一,然而据统计,A股IPO终止审查撤回申请材料的企业数量已经多达113家,已经逼近2017年全年的撤材料企业总数(149家)。
证监会新规不断出炉,“撤材料”也在不断加速。
今年2月,“国产医疗器械一哥”深圳迈瑞终止IPO审查。不过随即,迈瑞就在3月份重新报送了招股说明书,更改上市地点为创业板,重新启动了IPO。
迈瑞是个案。在其之外,自2018年开年以来,IPO终止审查的医疗器械企业还有: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医美设备生产企业;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镜诊疗器械及微创消融器械生产企业。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然而仍呈“松散小”的格局,制约因素有很多,“融资难”是其中之一。融资渠道单一,企业普遍难以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也难以迅速扩大产能、增加产品线。
在很多个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本就比进口起步要晚,现阶段差距还很大。国产想要迅速成长,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IPO申请接连梦碎,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行业正在迎来一场不太小的“灾难”。这也或将影响到国产医疗器械的崛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