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1日讯
开发天然来源的新甜味物质来取代人工合成的化学甜味剂,已成为国际工业界的新趋向。以甜菊糖为代表的天然甜味剂的国际市场年增长率则高达21.3%,远高于化学合成甜味剂的销量增长率。
甜菊糖霸主地位牢固
甜菊糖已成为天然甜味剂中的佼佼者,其不含任何热量且对人体非常安全,甜度相当于蔗糖的200~300倍。目前,甜菊糖国际市场销售额已达十几亿美元,其销售势头甚至压倒了糖精钠等传统化学合成甜味剂。
在此之前,欧洲医学界曾大量报道了长期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后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等神经性疾病的几率以及诱发心血管疾病等负面报道,故欧美消费者现在对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和糖精钠等人工甜味剂开始疏远,他们更乐意食用含天然甜味剂的食品。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公司在内的国际饮料食品巨头,现在也大量采用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作为产品使用的甜味剂,以此降低阿斯巴甜或糖精钠的用量。
多途径寻找甜味剂新秀
继甜菊糖取得世界各国的公认并在国际市场大展身手后,西方厂商又推出一种全天然甜味剂新产品,即来自西非热带丛林中的神秘果的新型甜味剂——奇异果甜蛋白(化学名:Thaumatin)。目前该产品已在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以色列等多个发达国家上市。早在十几年前,Thaumatin已被公认为是“对人体安全的产品”(GRAS级食品),因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据生产商介绍,Thaumatin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2000~3000倍,只需要极小量就能达到很高的甜度,唯一缺点是来源并不广泛,难以扩大产量。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应用重组DNA手段将产生Thaumatin的基因与烟草等高产植物的细胞DNA组成杂合瘤,然后在田里载种这种转基因植物,即可从中提取出与奇异果甜蛋白同样的甜味物质。日本科学家则利用“日本黑曲霉”经重组DNA等技术手段将其改造为工程菌,然后在发酵罐里培养这种工程菌,也能提取出与奇异果甜蛋白一样的甜味剂。总之,大规模生产新型植物甜味剂的技术难题已被攻克,今后Thaumatin类甜味蛋白有望成为国际甜味剂市场上的中坚产品。近悉,我国湖北远城科技发展公司也已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奇异果甜蛋白产品,并已有少量产品出口。
类似于奇异果甜蛋白的新型高甜度天然甜味剂还有Monatin,同样是来自非洲的一种热带植物的树皮中提取所得的氨基酸类甜味物质。虽然尚未被开发成商品上市,但已在美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做过药毒理研究并被证明为无毒无害食品原料,适合作为甜味剂以此取代白糖。
除全新来源天然甜味剂外,西方一些厂商正在努力开发复合型天然甜味剂并取得一定进展。如美国芝加哥某公司不久前推出一种新型复合甜味剂产品Steviacane,据介绍,该甜味剂新产品由白糖与少量甜菊糖混合而成,其甜味与白糖相似,但总热量可比同量白糖降低75%。从常见农作物里提取新型天然甜味剂也是可行之举。美国有一家名为Quaker的食品添加剂公司从北美洲普遍种植的燕麦水解后提取出了一种新型甜味剂产品。如果能获准上市,今后天然甜味剂队伍里又将增加一只新品种。
高端消费集中欧美市场
据欧洲BCCResearch公司调查,2010年,全球非蔗糖甜味剂类产品的国际市场总销售额合计为92亿美元,预计今年这一市场可达94亿美元(考虑到欧洲大多数国家经济不景气情况和消费能力下降等综合因素在内);2014年,世界非蔗糖甜味剂市场必将突破100亿美元。
BCCResearch公司在其全球甜味剂市场报告中披露,目前国际甜味剂市场中,阿斯巴甜占44%,三氯蔗糖占17%,甜菊糖占14%,安赛蜜占10%,甜蜜素占9%,其它甜味剂合计只占国际甜味剂市场的6%份额。可清楚看出,甜菊糖已上升为国际甜味剂市场上仅次于三氯蔗糖的第三大畅销甜味剂产品。若按国别市场划分,美国为全球最大的非蔗糖甜味剂市场,其甜味剂市场总销售额约占全球甜味剂市场的58%;欧洲居第二,占22%;亚太地区居第三,占19%;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合计占其余1%份额。
世界天然甜味剂市场高速发展给我国带来最明显好处是,由于欧美市场对甜菊糖的需求数量巨大,由此推动了我国农民大面积种植甜叶菊热潮。现在我国甜叶菊种植面积保持在每年25万亩左右,全国甜叶菊叶年收获量已达10万吨左右,全国甜菊糖总产能已超过6000吨,但由于甜菊糖国内市场尚未打开,所以80%~90%的甜菊糖只能出口海外市场。可以肯定,甜菊糖加工业在我国已成为一新型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从事甜菊糖贸易的公司多达数百家。我国出口甜菊糖数量约占国际甜菊糖市场的6成半左右。
据BCCResearch公司的分析,从销售额上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仍占甜味剂市场的大多数份额,而在发达国家,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高甜度甜味剂占甜味剂市场的大头。显然,价格相对较高的天然甜味剂在发达国家使用率正在不断上升。在欧美发达国家,甜菊糖、甘草甜素和罗汉果苷等新老天然甜味剂产品已占甜味剂总量的10%,而发展中国家则很少使用天然甜味剂。
在各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性与“绿色食品”的今天,开发新型植物来源的天然甜味剂将成为大趋势,其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及戒毒药品的产品招商信息。 |
Copyright 2006-2012 Powered by yaoshang68.COM,北京恒诚创凯文化交流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8645975 电子邮件:yaoshang68@163.com QQ:1483838028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4号楼(F座)5层511 邮编:100043 版权所有 ©中国药商68网 京ICP备120421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29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