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4月2日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成为我国多发性疾病。2016年12月2日国家发布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旨在重视和提高临床路径诊治方案及实施效果,进一步增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认识和管理意识,全面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据统计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护肝降酶药市场将高达120亿元的规模,其百亿的饕餮盛宴吸引了众多药企研发管线的延伸;据悉,江苏恒瑞医药已开展了奥贝胆酸的仿制开发,向脂肪肝领域进军。
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容小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肝病。2016年4月欧洲肝病学会年会正式发布欧盟国家首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该指南将其定义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肝脏脂肪过度蓄积,进一步引发炎症及肝脏细胞损伤。NAFLD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及肝硬化。其主要病因与肥胖、糖尿病密切相关,遗传、营养失调和环境也是重要因素,这一种最为常见的肝脏疾病已影响着全球1/4人的健康。
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成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为20%~30%,由于部分人没有足够重视,导致NAFLD群体中10%~20%的成年人罹难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近年来,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发病率达到了3%~5%。预测2030年内,NASH将超过乙型病毒肝炎,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杀手,全球NAFLD潜在市场规模将高达400亿美元。
迄今为止,美国FDA尚未正式批准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仅是授予美国Intercept公司的奥贝胆酸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突破性疗法,从而引起了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国内非酒精性脂肪肝药品结构
我国社区成人NAFLD患病率为10%~45%,与北美的流行病学资料大致相似。随着生活的富裕,摄入能量过剩和内脏性肥胖、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的影响,肝组织学改变构成了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和肝癌整个疾病谱。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可轻视。
肝病属于独立的学科,国内治疗肝病的药物较多。主要由抗肝炎病毒药、保肝护肝及抗脂肪肝药物、治疗肝昏迷药物组成。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肝病用药总体规模已超过480亿元,增长率为8.5%。
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国内NASH的主要治疗药物是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宾)、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维生素E、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近年来,这些药物的样本医院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国内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市场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终端保肝护肝类药物用药金额约为34.0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94%,据2017年1~9月份数据,测算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保肝护肝用药金额达到了35.2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3.55%,占据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肝病用药市场的60%。
随着人们对肝病认知度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推动了肝病系列药物的快速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化学药物、植物提取药和中成药三大系列为主的市场格局,尤其是保肝护肝及抗脂肪肝药物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在我国新药研发市场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肝病联合用药及辅助治疗市场有了全面改观,其产品结构由护肝药物、降酶药物、退黄疸药物、抗肝纤维化、缓解炎症药物等五个亚类组成。肝病治疗药物已逐渐成为用药金额较大的品种。
抗脂肪肝西药品种TOP10
抗脂肪肝西药品种TOP10的药物是是异甘草酸镁、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门冬氨酸鸟氨酸、腺苷蛋氨酸、双环醇、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甘草酸二铵。这些是医院认知度较高的护肝药物。肝病辅助治疗药物对细胞膜结构及细胞代谢有着较好的稳定作用,能抵抗肝细胞的坏死,减轻脂肪肝变性,促进蛋白合成,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通过利胆、解毒、抑制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保护肝脏。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脂肪肝西药品种TOP10用药金额为31.66亿元,占据保肝护肝市场的90%,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22%,具有较高市场集中度。
图1:2009-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脂肪肝品种TOP10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图2: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脂肪肝品种TOP10格局
甘草酸系列药物快速增长
20世纪中叶,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酸被发现,随着对其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甘草酸抗炎、抗氧化、抗肝脏毒物、稳定细胞膜、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抑制Ca2+内流、防止细胞凋亡以及增加内源性类固醇产生等多种功效有了全面认识,从而推动了甘草酸系列制剂的问世,并在临床上作为抗脂肪肝、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慢性乙型肝炎、肝中毒和早期肝硬化治疗用药。
甘草酸系列药物是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品种,随着临床应用的拓宽,带动了甘草酸制剂的快速发展。国家批准的甘草酸类生产批文已有285张。生产工艺从最初的甘草混合提取物、第一代甘草酸制剂甘草甜素片、第二代以β体甘草酸单铵盐为主要成分的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开发出第三代甘草酸制剂α体和β体混和的甘草酸二铵盐和第四代甘草酸制剂异甘草酸镁,逐渐形成了以口服常释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和粉针制剂四大剂型为主的甘草酸系列化品种的新格局。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甘草酸制剂用药金额11.3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42%。甘草酸制剂主要包括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甜素、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单钾、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等8大品种。预计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甘草酸制剂为12.2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8.39%。位居第一的是正大天晴的异甘草酸镁,商品名天晴甘美,占据了公立医院甘草酸制剂的半壁江山。
图3:2009-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甘草酸制剂销售额(单位:亿元)
图4: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甘草酸制剂用药格局
谷胱甘肽新开发取得进展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物质。目前,人工已研制开发出了谷胱甘肽药物,可用于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在机体中的代谢,加速体内自由基的排泄。谷胱甘肽具有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及酒精肝、脂肪肝等,对中毒和病毒性肝炎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谷胱甘肽是2016年抗脂肪肝市场的领军品种。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谷胱甘肽用药5.48亿元,预计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谷胱甘肽制剂为5.4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82%。国内批准5家企业生产谷胱甘肽口服及注射制剂。此外,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谷胱甘肽口服片剂销售过亿,同比上一年增长率13.86%。
图5:2009-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谷胱甘肽销售额(单位:亿元)
2017年国产谷胱甘肽注射剂占比大幅增长,由上一年用药金额81.84%的占有率快速增长到99.27%,呈现出全面刷红的态势。而进口高价药用量则大幅下降,客观上显示了总体销售金额增长率缓慢的态势。2017年医院使用的谷胱甘肽TOP5品种分别为:重庆药友的阿拓莫兰占据了48.31%,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上海复旦复华药业的双益健占据了30.39%,也增长了5个多百分点;昆明积大的松泰斯占据了11.65%,增长2个百分点;山东绿叶的绿汀诺占据了8.92%,增长1个百分点。
脂肪肝及肝病辅药市场前景
近两年,国内脂肪肝及肝病辅助用药排名榜单在不断更新,多种机制治疗脂肪肝的联合用药已成为趋势。居前20名的药物中,复方制剂和中成药较多,由于患者对毒副作用较小的复方中成药制剂较为青睐,从而推动了复方制剂市场的高速发展,在化药中,门冬氨酸鸟氨酸、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甲硫氨酸维生素B1、美他多辛、奥拉米特、六维磷脂软胶囊等品种也有着较好的市场,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颇受关注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