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9日讯 据赛柏蓝了解,自2017年5月8日至2018年3月8日,安徽省药监局先后发布12次药商歇业公示。截至目前,安徽省已有43家药企申请歇业。
这些公司为何申请歇业?它们的春天还会来吗?
▍不到1年,安徽省43家药企“打烊”
昨日(3月8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药品经营企业歇业公示(续十二)》。
(图片来源:安徽省药监局截图)
省局要求企业歇业期间,合肥市药监局要加强对上述企业歇业期间的日常监管,督促歇业企业在歇业期间不得开展药品经营活动。
如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需恢复营业,须向企业所地市局及省局提出恢复营业申请。省局委托相关市局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报省局发还《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恢复药品经营活动。
据了解,安徽省安通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卓裕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安徽洲洋医药有限公司、安徽伟天药业有限公司4家药企已申请恢复经营。
另外,安徽省天邦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歇业期限至2017年9月15日,安徽健华医药有限公司的歇业期限至2018年2月28日。
因此,目前仍有37家药企歇业中。
▍打烊恐成关门大吉
那么,这些公司为何申请歇业?又会否恢复营业呢?
赛柏蓝向业内人士了解获得的信息是,安徽省作为医改排头兵,两票制执行早,药商淘汰率高,药企之所以申请歇业可能是规避检查。但是同时他表示,这一做法在药企监管体制内不具有普遍性,在其他省份还不多见,算是一种“土办法”。
说到安徽,该业内人士还提到,安徽和西藏流通行业乱象不少,去年安徽省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整治挂靠、倒票等。在大浪淘沙之下,这些申请歇业的药企十有八九要“死掉了”。
除乱象整治外,两票制下,医药商业的大洗牌也不容忽视。安徽作为两票制政策的第一个执行省份,生产企业倾向于选择配送网络健全、回款好的商业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商业由于医院网络少、垫资能力有限而逐渐被边缘化。
拿医改先锋福建为例,福建之前有198家医药公司,在配送商遴选之后,医药商业数量锐减,目前不到70家公司。不少公司由于没有公立医院药品采购配送资格,只能从事OTC、中药材、保健品的销售。
短时间之内,经营环境发生如此巨变,药企主动申请歇业也不是一个太坏的抉择。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歇业的公司已经在寻求买家的介入。在安徽两票制政策下,仅销售生产企业药品的商业公司可视为生产企业,这促使很多生产企业收购当地公司以增加出货开票的渠道。另外,不少省内大中型商业也有收购的意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悲观的表示,随着政策的推进,小的医药商业公司会进一步贬值。
这43家歇业公司,大多数歇业时间在2年左右,还有一部分处于自主确定期限的状态,不知道这会不会最终成为它们与医药行业的一次挥别。
附:申请歇业的相关企业信息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