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1月23日讯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职责调整,其执行董事李智明于2017年11月21日提出不再兼任本公司总裁职务,经董事会批准后已即时生效。但李智明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
而接替李智明担任总裁的是,此前的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刘勇。同时,国控董事会还决议提名刘勇为第四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委员。
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4岁的李智明于2013年11月起担任国药控股总裁一职。今年3月,原国药控股董事长魏玉林因已达退休年龄,所以向董事会提交了辞呈,一并辞去了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职务。而李智明顺利上位,成为了国药控股的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裁、党委书记。经过8个月的过渡,最终选定了刘勇成为国药控股总裁。
刘勇现年48岁,有着22年药品及保健品行业的管理经验。其在1992年,以上海医药站任职为起点,历任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上海国大药房连锁公司副总经理等职。从2009年开始担任国药控股副总裁,期间还担任董事会秘书及法律顾问等职位,并且在多个子公司担任董事长职位。
从表面看来,国药控股的人事调整只是因为魏玉林到了退休年龄而引起的变动,但是从整个国药控股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下就是应该进入一个高频调整人事的阶段,向外看,医药商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尤其两票制的执行,对其当前主打分销业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向内看,其实被指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医药行业的国企先行者之一,其在优化公司架构以提高运营效率进程当中,必然需要在人事方面做出决断。
先安内
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在混改的大背景下,过去的一年内,国药控股对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
在内部管理上,国药控股于2016年8月宣布了一项为期十年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并得到股东的批准。2016年11月16日,723万限制性股票(占公告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0.2613%)被授予190名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授予基准价格为每股限制性股票35.46港元。随着这一动作的进行,为公司发展,在人力保障方面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对内部公司整合方面,国药控股于2016年3月9日和2016年7月20日宣布了国药一致和国药股份的资产重组。
对于国药一致的重组,主要出售了其医药工业业务,即国药一心26%股权和三益药业51%股权予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国药控股还以29.45亿元将国大药房及其在广东省的医药分销注入到国药一致。在这个重组方案中,还包括以现金和新发行股份支付2.85亿元代价收购南方医药、出售医药工业业务予以现代制药以交换8600万现代制药股份以及非公开发行500万股认购股份。
经此,国控在国药一致的持股比列从51%提高至56.06%。整体而言就是剥离医药工业,增强医药商业。该整合已经于今年年初完成。
而对国药股份的重组亦是如此。该重组方案为将背景医药分销业务(国药背景96%股权、北京华鸿51%股权、北京康辰51%股权及北京天星51%股权)以及其他少数股东将这些资产的部分少数股权注入到国药股份。通过资产重组,国药控股在国药股份的持股比列从原来的44.01%提高至55.38%。国药股份的整合于今年6月完成并表,目前国药股份已是国药集团在北京地区唯一的医药流通大平台。
从国药控股两个主要子公司的重组方案来看,由于整个集团的效率提升,将为国药控股创造价值。精简分销和零售资产后,国药控股将可更好地专注于其核心的分销和创新业务,而且新注入到国药一致和国药股份以及国药控股的控股公司现代制药的资产整合将带来长期的协同效应。
攘外、并购扩张
根据国药控股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截止2017年9月30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86.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8.0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6亿元,增长1.54%。
作为中国医药商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其下属分销网络已经覆盖至中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建立起了省级、地市、零售在内的251个物流中心,覆盖1.4万家医院二级以上医院,12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和近8万家零售药房。
国药控股主要业务分为分销与零售两大板块,其中分销是其主打,根据国药控股的说法,在医药分销领域,其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医疗供应链,以及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品种结构稳健调整,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全国性分销网络不断拓展与整合。
确实,过去两年,国药控股也是这样实施的,一方面在巩固一线城市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也已经取得一些业绩,其实现了在300多个地级市中覆盖超过200个城市的成绩。对于未来,国药控股依然会继续推进分销网络下沉,当然这也是目前所有医药商业企业都在做的事情。
国药控股另外一大板块是零售板块,其在全国布局了3000多家零售药房,这两年增长也相对较快,已经颇具规模。对于该板块的规划,其意图是继续扩大,最终形成全国性布局,虽然其表示还要走向国际化,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整体而言,从布局的情况来看,国药控股在当前无疑拥有最好的基础。但是,在零差价及两票制的大政策之下,一方面是回款周期延长导致资金回收较慢,还有随着其在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数量增加,进一步增加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随着2018年全国落地两票制,其主打的分销模式备受挑战,这要求其必然向纯销模式转变,由此一来资金压力也会继续上升。
当然,国药控股也并非没有看到这一点,在已经执行两票制的安徽、陕西、湖南等省份其模式已经开始向纯销业务转变。但如果两票制下,其需要全面的向纯销模式转变,即消解自身中间环节,构建一步到位,与终端医疗机构直接连接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继续向下层级走,需要收购一大批掌控者终端市场的中小型区域医药商业公司。
为此,国药控股将准备100亿元进行接下来的运作。10月,其发布公告称,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国药控股获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100亿元的债权,采取分期发行方式。
随着国药控股人事调整的进行,“安内”逐步完成,接下来就是向外扩张,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