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日前通报一所职业卫生学校发现13例肺结核病例。而不久前,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群体性肺结核事件。接连发生的校园结核病疫情引起人们对学校卫生、学生健康问题的担忧。
桃江事件发生后,多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结核病多发有其内在原因——学校人群密集,一旦有病例出现,传播风险高。发生疫情的桃江四中高三年级某班,其人数近百;考试压力让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经常熬夜,体质下降,疾病乘虚而入。
上面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但同时也应看到,相关部门并非不了解这些危险因素,而且已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要求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坚持晨检,重点了解学生是否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可疑症状,如若发现应及时上报等。但为何仍未与疫情“绝缘”?
校园结核病疫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是应对疫情的管理和协调存在效能低下问题、人力等投入不足问题以及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法律法规虽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但对惩戒主体尚不清晰,导致处罚措施的效力也大打折扣。比如,《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对未履行义务的惩戒措施较为模糊,只在《规范》的结尾处称:“对报告不及时、疫情处置不力等原因造成疫情扩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谁来问责?由谁来判定是否属于报告不及时以及疫情处置不力?这些问题如不明确,就可能出现一旦发生问题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
投入不足也是当下校园结核病疫情接连发生的重要诱因。《学生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卫生室,并按照不低于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但从目前看,学校卫生室、校医的配备严重不足,“校园健康守门人”的缺口较大,主管学校的结核预防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工作中缺乏热情和主动性,使得疫情发现和控制不及时。
此外,法律法规尚未对班级人数等作出明确规定,比如桃江事件中发生疫情的班级人数近百,成为疫情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年高发的疫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部门应该反思。(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