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我国临床必需药短缺 此类基药有望获得政策补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30  浏览次数:211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对用量小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试点政策的建议》上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已获医改办原则同意,目前正在制定细化的实施方案。

    这意味着,我国临床必需但又短缺的基本药物有望获政策补贴。

  临床无替代短缺基药有十余种

  2011年12月6日,中国血友之家网站上出现了一则《乙型血友病患者用药告急征求签名》的公告称,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血友之家接到很多地方病友打来的电话,纷纷反映当地“凝血酶原复合物”已经断药。为此,中国血友之家起草了一封公开信,呼吁血友病病友联名向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凝血酶原复合物短缺问题。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查询的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有4家企业拥有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批准文号,但在实际了解中发现,目前仅有华兰生物等2家企业在正常生产。

  目前,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办法,其中16个省份已完成了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一些省份如北京、宁夏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出现部分品种短缺现象。

  针对此种情况,2011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用量小、不常年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情况专题调研。课题组对29个省市的216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进行了405个制剂品规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包括苯唑西林等在内共计41种基本药物可能发生供应不及时、供应量不足。

  “有十几个属于临床必需且无替代的药物。”一位参与课题组的专家表示。这些药物一旦出现短缺,会延误病人救治并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凝血酶原复合物是血友病乙型患者必需的预防及治疗出血的急救药品,该药的短缺将使血友病患者的生命面临威胁。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基本药物短缺品种造成社会问题的案例。

  建议给予政策补贴

  调查结果显示:造成这些基本药物短缺的原因有多种,如原材料供应不足、环保制约、价格偏低产品不盈利、需求量太小生产不经济等,致使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产量不足或进行转产。其中,价格低、需求量小导致的产品利润低,是这些基本药物品种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根据医改领导小组的安排,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医改专题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了对基本药物生产给予一定补贴和税收金融支持的具体建议。”

  此前不久,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传染病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做好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作,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通知指出,对用量小、企业生产不盈利的短缺品种,研究通过定点生产或省际联合采购方式集中生产,以稳定药品供应。并表示,“严格按照合同约定采购并及时付款,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保质保量按时供应。”

  朱宏任说:“‘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管理。适应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实施后基本药物用量较快增长的形势,对可能出现供应短缺的独家品种、独家生产原料药、使用紧缺中药材品种、原料依赖进口的品种、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的品种等,加强生产检测,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指导各地着手建立基本药物储备,解决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供应问题。 (科技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