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有中国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7  浏览次数:9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的李君教授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12家国内著名医院的肝病中心,历经5年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建立了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中国标准(COSSH-ACLF),该研究结果于9月19日在线发表于《胃肠病》杂志上。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以及短期高死亡率的一组特殊临床综合征,其短期病死率高达50%~90%。目前,国际上对ACLF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欧美国家对于ACLF的研究主要基于酒精肝为主的人群,亚太地区研究多为回顾性并缺乏有效的预后评价手段。因此,建立符合乙肝人群为主的ACLF定义和诊断预后标准尤为重要。

    李君课题组联合全国12个中心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统一入组标准为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急性失代偿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严重肝损伤。项目总共入组2638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排除标准,最终1322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乙肝ACLF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不仅可发生在肝硬化人群,还可发生在慢性乙型肝炎非肝硬化人群中。乙肝ACLF患者28/90天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欧美酒精肝ACLF人群。并且乙肝ACLF患者的器官衰竭分布主要以肝脏和凝血功能为主,与欧美主要以肾功能衰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出现单一肝功能衰竭患者有233例(20.8%),其28天死亡率达到20.2%,远超欧洲ACLF定义中15%死亡率标准。

    课题组借此提出了乙肝ACLF的中国诊断标准,按此标准,有近20%患者人群被扩大诊断为ACLF,并使其有机会得到及时的综合救治而降低病死率。专家指出,该研究建立的中国诊断标准克服了欧洲标准不适用于乙肝人群的不足,为该人群及时救治提供了新依据。(健康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