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北京,将迎来一场“一带一路”健康成果展示、展望会——“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以及同期开幕的“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健康产业博览会。近年来,我国着力铺设的“健康丝绸之路”已经逐渐成形。这条覆盖广、内容实的通路,能为中国带来哪些福祉?
优化环境扩展医药贸易
“健康丝绸之路”的卫生合作,将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带来重要机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及卫生对外交流合作的推进,沿线各国在产业合作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将不断深入,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与转型提供良好机遇。抓住机遇推动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以及保健食品、健康旅游和健康信息化等健康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促进健康服务模式和医疗产品技术创新,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释放和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服务贸易增长,为构筑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重要贡献。
这一预测,已得到初步验证:2015年,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肯尼亚签署了总价值8000万美元的肯尼亚国家医疗中心项目,覆盖肯尼亚47个郡县的96家县级医院。知名民族互联网企业华为,已在安哥拉建设数字医院,在肯尼亚推行智慧医疗试点项目。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也逐步在海外复制、拓展。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与非洲38个国家的卫生系统进行沟通,有望为这些国家提供更加高效的传染病诊断解决方案。
中医药借船出海走出去
在中医药界看来,“一带一路”合作、民族健康产业走出去,中医药是最佳载体。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学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打太极拳、练五禽戏、八段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及其辐射地区中医孔子学院的开设,各种肤色、发色的人们学习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去年全球78个国家24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了中医、太极拳等中医药课程。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和12月,分别见证了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乌克兰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进一步为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随着“健康丝绸之路”的顺畅铺设,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并逐渐融入当地卫生体系,进而对接产业,反哺国内。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甘培尚介绍,该省走出了一条“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的中医药国际化路径。截至目前,已在国外建立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5个中医中心,近两年累计派出中医药专家40余人,普及中医药文化过万人,培养中医医生近千人。在此基础上,兰州佛慈药业在俄罗斯、美国等国共完成150个产品的注册;和盛堂药业、陇西一方药业向匈牙利出口中药颗粒剂。
“我们愿和沿线国家合作,共同抓住人类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该省中医药机构与美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广东复方青蒿素产品在非洲岛国科摩罗推广应用抗疟疾8年,实现了疟疾零死亡,感染人群减少98%。柬埔寨和印尼军队均采购广东青蒿素复方药物作为部队用药,索马里、南非、海地等国也释放出合作意向。
数据显示,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约占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作为“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源头,我国新疆、甘肃、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的医、教、研、产机构与64个国家开展了中医药交流合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强化窗口助力延边开发
如果浏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在卫生计生领域的合作项目,不难看出一个显著特点:西部省份、延边地区相关项目和活动特别多。
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市举办首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提出建立东盟共同体,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创新多领域卫生合作。云南省参与的中国—老挝医疗服务共同体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参与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建设项目、巴马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一系列合作项目和双边、多边交流,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延边地区对外交流的桥头堡和窗口作用,进而助推延边和西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产业提升和经济开发。(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