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药明生物赴港敲钟 “三足鼎立”上市格局或形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2  浏览次数:133
  医药网6月13日讯 如不出意外,6月13日,作为中国最大的CRO(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公司)企业药明康德旗下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商,药明生物(02269.HK)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5月29日,药明生物宣布将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并在5月31日上午开始公开发售。“同事忙着全球路演,要回答会通过监管机构的说明函。”6月2日,药明康德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婉拒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     据招股文件显示,药明生物的招股价介乎18.6-20.6元之间。按照已公布的招股书中招股价中位数每股19.6港元计算,药明生物此次香港上市将实现募资超过30亿港元,估值接近200亿港元。联席保荐人为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及招商证券国际。     “港股平均的市盈率在20-21倍,药明生物是从事生物制剂服务,市场还是比较认可的,平均应该将近30倍。”一名投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香港是国际化市场,药明生物自身估值还不错,因此港股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之所以选择香港上市,是因为集团本身财务已经无法覆盖爆发式增长的资本性支出需要,预计2017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在香港对外表示。     药明生物系药明康德重要的子公司。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服务范围贯穿从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     作为药明康德“一拆三”的其中两部分之一,此前合全药业(832159.OC)已挂牌新三板,并成为该证券市场板块最贵医药股。此次药明生物一旦上市,将意味着药明康德离未来“三足鼎立”的上市格局不远。     融资超30亿元解渴     此前,外界对药明生物并不十分熟悉和了解。药明生物的生物制剂业务连同小分子、细胞基因治疗、医疗器械及基因组学等,为药明康德的五项独有业务部门之一。     招股文件指,药明生物为生物制剂服务供应商,通过自身的科学家团队、专有技术平台及技术知识等,以及符合国际GMP的制造设施,为客户(主要为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有关生物制剂药物发现、开发及生产的一系列综合服务。     根据公开资料,药明生物已组建了一支全球生物制剂行业内颇具经验的开发团队,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团队由732名科学家组成。这些人才资源正是药明生物赖以成长的优势。     目前,药明生物通过6家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无锡生物技术、苏州检测、上海生物技术、HK Biologics、US Biologics及UK Biologics。     药明生物对外指出,其于无锡及上海的设施是根据全球性监管标准设计,并符合国际GMP规定,这使其可同时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并行推进创新生物制剂、生物仿制药的开发及注册。     根据全球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显示,药明生物运营一间全球数一数二的细胞培养开发实验室,配备超过260套独立容量为1升至200升不等的生物反应器。     近年来,药明生物的业绩持续增长。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度,药明生物的收益分别为3.32亿元人民币、5.57亿元人民币及9.89亿元人民币;同期,录得净利为4200万元人民币、4450万元人民币及1.41亿元人民币。     产能亦在持续扩张。目前,药明生物正在无锡基地建造规划产能为3万升的新商业化生产设施,以及在上海基地建造规划产能为7000升的新临床生产设施,以期增加客户对生物制剂商业化生产及生物制剂临床开发的需求。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药明生物已完成无锡基地部分新设施的建造,这些设施现正处于试运营中,预期无锡新设施于2017年底前投入运营。今年2月,药明生物开始在上海基地建造新设施,而该新设施预期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     在产能扩张的过程中,药明生物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方式,募集资金为其产能扩张“买单”。     招股文件指出,药明生物的资产负债率由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13.3%,陡然暴增至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203.9%,“主要是由于2015年扩展无锡基地使得来自药明康德上海的集团内公司间贷款增加及总权益减少所致”。     到了2016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继续增长至272.1%,“主要归因于我们的银行贷款增加,只有部分被来自药明康德上海的集团内公司间计息贷款减少所抵销。”     为此,药明生物不得不通过募资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在本次发行股份募资资金中,约44.9%或14.20亿元将用于业务拓展,其中约7310万港元及1.07亿港元分别用于无锡基地新设施的建造及购买,约1.3亿港元及3.36亿港元分别用于上海基地新设施的建造及设备购买,约7.74亿港元用于现有设施的改进及维护。     在上述募集资金之外,还有余下的55.1%或17.45亿港元,将用来偿还银行融资及用于营运资金。根据招股文件指,约45.1%或14.28亿元用来偿还药明生物的全部未清偿银行融资,约10%或3.17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药明生物一旦上市,药明康德“一拆三”的其中两部分都已成功实现资产证券化。此前,药明康德已将合全药业推向新三板市场。     有消息指出,合全药业已成为新三板最贵医药股,估值达到16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此次药明生物香港上市接近200亿港元的估值,已远超此前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的33亿美元成本。     不过,外界最为关注的还是药明康德的IPO进程。今年3月23日,药明康德在官网披露,公司正接受华泰联合证券的辅导。     据时代周报今年4月报道,有投行人士表示,这是CRO行业标志性的事件,中国最大的CRO公司独立在A股上市,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更能够理解它。     据时代周报记者此前调查,通过拆解药明康德的股东可以发现,除了以李革为首的药明康德内部人士持股外,保险巨头、强势风投,以及上市公司在背后持股潜伏。     长期依赖海外大客户     此次药明生物上市,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长足关注。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背靠母公司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一拆三”上市的资本运作背景外,还得益于近几年生物药的迅猛发展势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生物制剂市场规模达2208亿美元,且估计2016-2021年将按9.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1年的市场规模将达3501亿美元。     此外,根据上述机构数据,全球生物制剂研发开支由2012年的282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406亿美元,预期到2021年将增至655亿美元,2016-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1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6年全球生物制品研发服务市场容量为84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200亿美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高达19%。     在中国市场,药明生物所占的市场份额高达48%,远超第二名13.1%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中国生物制剂的研发开支近年来大幅增加,此趋势将进一步增加对如我们般的生物制剂外判服务的需求,我们预期将从此市场趋势中受益。”药明生物表示。     诚然,药明生物拥有多元化的客户基础。药明生物的客户大部分为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包括众多业内知名参与者,如国际巨头阿斯利康、基因泰克、强生旗下公司,以及来自中国的哈尔滨誉衡、华兰基因、浙江医药(600216,股吧)和正大天晴。药明生物表示,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了目前全球TOP20制药公司中的12家企业。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药明生物向总部分别位于美国、中国、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的57名、86名、5名及15名客户提供服务,分别占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51.1%、39.0%、2.1%及7.8%。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药明生物的前五大客户中有4名总部位于美国,1名总部位于中国。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度,药明生物的五大客户分别占公司收益的44.1%、57.5%及54.1%;而在这三年,最大客户分别占公司收益的11.8%、21.6%及18.8%。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五大客户与药明生物已建立1-4年的合作关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药明生物有未完成订单3.83亿美元,这系已订约需提供但尚未提供服务的服务费总金额(不包括里程碑费及销售分成费)。     很显然的是,药明生物在经营业绩上对大客户产生了依赖。招股文件指,在往续记录期内,药明生物自少数客户产生一大部分收益,并预期于不远的将来继续如此。     “倘(若)我们失去任何主要客户,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药明生物对外表示。     在大客户给公司业绩带来增长的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风险。药明生物称其信用风险集中在贸易应收款项,原因是应收最大客户款项分别占公司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的13%、22%及10%。     “我们的任何大客户延迟付款或拖欠款项,可能会严重损害我们的现金流量及盈利能力。”药明生物担忧称。     药明生物一般向客户授出30-60天信用期。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度,药明生物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31亿元人民币、1.90亿元人民币及2.94亿元人民币。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年度,药明生物分别作出呆账拨备净额180万元人民币、60万元人民币及570万元人民币。     “倘(若)任何大客户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转差,则其可能无法或不愿及时支付或根本不会支付结欠我们的贸易应收款项。”药明生物称,客户严重拖欠或延迟付款或会对公司的营运资金、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关键词: 药明生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