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过千亿的医药龙头股康美药业又向大健康领域豪掷5亿元,在打造“智慧+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中,康美药业的药房托管模式将成为智慧药房的发展根基,但这一模式始终存在不小的争议。为推动智慧药房落地,康美药业通过建设、收购医院占领大健康高地,但医疗服务业务尚处于成长期,将直接面临来自公立医院、其他品牌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的竞争。
智慧药房布局
无论是机构评级,还是资本市场表现,康美药业上半年的经营都可圈可点。6月7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投资5亿元在深圳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康美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大健康”),主要进行中药材交易服务、健康科学项目研究等业务。康美药业方面认为,这项投资将有利于公司在深圳深耕“智慧+大健康”生态圈战略规划,提升公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影响。
过去,康美药业的业务主要围绕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流通三大板块,在收入端,三大板块保持了5%-35%的增速。去年,康美药业全面进入大健康产业,并购梅河口中心医院和荣昌区中心医院,取得爱民医院管理公司95%股权。这些并购都在为“智慧+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中的智慧药房铺路。
康美药业视智慧药房为一个切入口,一方面,通过加大与医院合作数量与深度,掌握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核心资源;另一方面,承接传统医院药房功能,实时对接医疗机构处方资源。前者帮助康美药业探索和搭建了共赢的移动医疗服务商业模式,后者却没能逃开备受诟病的药房托管模式。在机构的风险提示中,智慧药房推进不达预期成为了最大担忧。
所谓药房托管是指,医院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契约形式将药房交给具有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但药房所有权仍归属医院。另外,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个或数个供应商给医院集中配送药品,医院收取供应商巨额履约、质量保证金或药价折扣。
在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赵衡看来,康美药业的大健康生态圈效果显著,但面临政策风险。药房托管在康美药业大健康生态圈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政策要求停止药房托管模式,将对康美药业造成较大冲击。“目前医院处方外流较为困难,对于任何药品零售渠道来说,不能掌握处方外流的入口,很难将规模做大。药房托管是智慧药房重要基础,如果药房托管概念不存在,智慧药房与普通零售药房一样不再具有优势。”
药房托管的争议已发生在康美药业身上。今年4月,康美药业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建立战略合作进行药房托管,但就在康美药业到通城考察投资当天,来自当地医院的部分医护人员手持“坚决反对康美托管”等条幅,抵制抗议药房托管。其实,在公立医院的“医药分开”尝试中,药房托管多次被叫停。今年2月,南昌安义县两个公立医院在卫计委介入调查后,药房托管已被叫停。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认为,我国医院药房托管实质上都是药房产权和采购权的分家,是采购权、使用权和审批权的分离,而非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模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开”。
恐现药房垄断
按照一般商业规律,托管形式下的医院药房,本该由医院向托管企业支付一定费用,但现实情况是,托管企业需要向医院付费,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益转换和利益输送。据了解,部分医药公司向医院返点最少为15个点,有的甚至达到30个点。从部分上市的药品零售公司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药品零售企业上市公司利润在5个点左右,药品批发企业行业平均利润为2个点。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医药企业给医院高返点,再加上运营、经营成本至少占去10多个点,二者加起来一半的利润都出去了。以此类推,在药店销售的药品势必是采购成本低、销售价格高的高毛利药品,这样一来,背离了遏制药价虚高的政策初衷。
目前,药房托管公司一般都是规模较大的医药公司,很有可能形成垄断。各地药房托管实践中存在着药品供应不及时、药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医院药品并不都盈利,医院还必须时刻准备如抢救等必备药品,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医药企业可能会出现不准备必备药品、供药不及时、品种不齐全等不规范操作或差错,导致药品质量降低,也不利于患者治疗。
康美药业与青海、云南、重庆等省单位以及广东普宁市、云南普洱市、广西玉林市、深圳宝安区、广东怀集县等当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赵衡认为,康美药业大力积极开展医院并购,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医院药房托管等方式掌握更多药品销售终端。
不过,受政策因素的不可控影响,药房托管基础上的业务延伸始终像是刀尖上起舞。广东省卫计委原副主任廖新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药房托管是披着羊皮的狼”,药房托管只是药房的管理者发生改变,并没有真正地“医药分开”。托管方只有一家医药公司,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造成托管方一家独大,绝对的垄断导致绝对的腐败。
从源头来看,厘清新的药品供应体系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看病贵压力。药房托管模式的目的也是为了切断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托管模式下药品销售方可能不会直接贿赂医生,可以更加明确地找到托管企业,滋生新的经济利益关系。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公立医院来说,药房托管将成本转嫁出去同时可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托管方也需要有利可图才会愿意接手。托管方向药厂压价导致制药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为进入医院这个最主要销售渠道,药企必须接受托管方提出的条件,这进一步挤压了药企利润。另外,药房托管依然可以和医生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医生保证药品销量。“药房托管,医院重又将药房作为利润中心,这导致托管方寻找各种方法来提高收入,要满足医院和托管方收益需求,只能让患者成为最终埋单者。”
针对康美药业药房托管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按照康美药业要求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时,对方未予以回复。
爆款却是黑榜常客
药房托管和智慧药房一定程度上能为康美药业带来业绩帮助,但也让康美药业面临一定风险。受益于医院药房托管等方式掌握大量医院终端资源,康美药业在营改增、两票制等政策冲击下业绩不降反增。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收入216.42亿元,同比增长19.79%,实现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1.17%。其中,中药饮片、药品贸易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04亿元、73.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43%和35.35%。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康美药业已基本实现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业务涵盖上游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以及现代医药物流系统,下游涵盖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连锁药店等层次营销网络。
刨除政策风险,康美药业还面临产品质量风险。药房托管、智慧药房、上游中药材布局等举措均是为了能更好地销售产品,但康美药业中药饮片产品多次登上质检黑榜。今年4月,康美药业4批次菊花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不合格;2016年7月,广东省人民法院判决康美药业生产的菊皇茶存在违法添加行为。
来自东兴证券的分析显示,康美药业形成了“中医药全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管理”两大清晰的业务主线,由To B和To C端两个下游端口延伸产业链 。To B端目前以中药饮片为主,康美药业重金投资的智慧药房起到关键作用;To C端主要为以直销模式为销售手段的保健食品业务。
康美药业主营业务按行业分类来看,医药、保健食品及食品、其他和其他补充四项中,医药收入占比为88.24%,保健食品及食品占比为7.79%。康美药业重点推进大健康中的医疗服务还未明确提及收入金额。近年来,众多药企都在大健康领域施展拳脚,打造医疗服务体系虽被广泛提及,但还在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成熟。(北京商报)